京津冀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显著降低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水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9 19:29

7月9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从理论层面探究数字经济如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对数字经济应用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与成效进行分析,同时探究数字经济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提升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路径。

蓝皮书指出,数字城市建设是京津冀发展数字经济的有力支撑。将北京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是抢占数据要素配置枢纽的关键举措。数据资源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数据资源能够开放流通,数据价值化则是推动数据资源流通的市场化动力。目前,国内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数据交易平台数量相对较少,在京津冀范围内仅有北京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中关村数海大数据交易平台。北京“两区”建设过程中高标准建好大数据交易所对占据全球数据要素流通配置枢纽位置意义重大,这将成为北京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关键支撑。

构建“2+11”数字城市协同发展格局是筑牢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的重要举措。上升到区域协同角度,数字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城市内部自身新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且需要考虑如何依托数字城市建设实现城市间的横向协同,缩小城市间的数字化发展差距,避免因数字鸿沟阻碍京津冀城市群数字化协同进展。结合数字技术的自身属性来看,数字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物理关联属性,利用数字孪生属性有利于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间的适应性协同发展。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理论上通过形成城市之间的“数字孪生”效应能够实现不同城市之间在具体领域的协同。位于京津冀的雄安新区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这为京津冀的“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开端。

蓝皮书发现,数字要素驱动产业对京津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京津冀范围内的各城市样本中,互联网平台产业、互联网批发零售产业、数字内容与媒体产业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互联网平台产业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最为突出。同时,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逐渐增强,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将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化转型,减少区域碳排放。

为了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长远健康发展,蓝皮书提出应积极建设国家实验室,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是支持科技强国建设、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基础创新载体,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平台,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研发机构,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居于“引领”地位。从国际角度来看,科技革命促使创新中心和产业中心共同转移,形成了世界级产业集群,如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英国伦敦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基于此,北京要对标硅谷、旧金山等国家实验室所在地的国际一流创新型城区,总结经验,通过吸收、消化、再创新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优秀建设模式;天津、河北要依托所在地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学科,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完成国家实验室的筹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李晓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