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对“父母失信影响子女上大学”传言应及时辟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6 17:02

近日,高考学子们忙着报考事宜,一则旧闻在网上流传:某考生高考考了高分,却因父母是失信被执行人,而被高校拒绝录取。父母失信,真的会影响子女上大学吗?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李航表示,“父母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会影响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禁止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中包括了“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很多网络谣言就是对这条法律进行了错误解读。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作为一条最朴素且妇孺皆知的道理,谁都应该知晓并遵守。特别在建设法治社会和诚信社会的今天,更应对老赖施加必要的惩戒和限制措施。这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措施,否则会助长背信弃义的不良社会风气,加大交易和交往风险。对老赖本人施加限制措施,并不意味着必然影响其子女的相关权利,辟谣“父母失信影响子女上大学”谣言,既有助于廓清公众疑虑,也体现依法司法原则。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以及最高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有权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该限制措施并不侵犯老赖子女受教育权,也并非“株连式”惩戒。因为高收费民办学校则与公立学校有本质区别,其高收费也非普通家庭所能承担,且这些高收费学校的收费往往较公立学校高出很多,学费和生活费则来源于父母的支出,属于变相的高消费,故对其实施限制是相当必要的。

限制老赖子女就读高消费私立学校的初衷是限制老赖高消费者,这与老赖子女的受教育权并非产生必然的联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教育权也是公民的重要权利,不得被随意剥夺和限制。即便是老赖的子女,只要通过自己努力考取大学,就不应对其上大学的权利予以限制。父母失信本身并不会对子女上大学产生任何影响,子女上大学也不会审查父母是否系失信人员,这是对谁有过错谁担责,不殃及无辜原则的体现。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父母失信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子女就读大学的权利和便利。如有的大学系高收费学校,或者一些专业收费较高,而大学生往往是成年人,父母并无支付其高昂学费和生活费的法律义务。那么,当某个失信老赖一边欠钱不还,另一边却为子女上大学支出高昂费用,甚至给子女的转账远远超出正常水平的话,显然有高消费或转移财产的嫌疑,应当受到调查甚至制裁。

总的来说,“父母失信影响子女上大学”是对有关规定的误读,父母欠账不还本身并会对子女就读大学的资格产生影响。但在强调诚信为先,严惩失信的背景下,失信人员显然不宜为子女就读大学支付不正常的费用。需要说明的是,要是失信人员恶意逃债情节严重的话,极有可能构成犯罪,此时,不仅失信老赖将面临刑事制裁,其子女的就业也将受到影响。故即便父母失信不影响子女就读大学,也不是一些人恶意赖账的借口,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行稳致远,否则必将得不偿失。

文/史洪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