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现场丨北京2022年冬奥会“绒耀之花”诞生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13 18:35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入倒计时,凝聚创意的颁奖元素也备受关注,1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惊艳世界,如今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则更是别出心裁。弃用传统鲜切花,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花束。

那这一朵朵美丽而永不凋零的“绒耀之花”又是怎样编织出来的?

非遗亮相 全部颁奖花束均为纯手工制作

新年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元素正式发布,包括颁奖台、颁奖托盘、颁奖托盘放置台、获奖运动员定制版吉祥物纪念品、颁奖花束和颁奖礼仪服装。

其中提到,颁奖花束由羊毛绒线手工编织而成,既保留了奥运颁奖仪式中花束的形制,又践行了可持续的理念,可永久保存,真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

据介绍,冬奥会颁奖花束包括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6种寓意美好的花型,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与和平,花束丝带为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中的蓝色,深浅搭配,突显冰雪运动元素。

冬残奥会颁奖花束中,在冬奥会颁奖花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枝蓝色波斯菊,象征坚强,花束丝带为北京冬奥会色彩系统中的黄色,深浅搭配,寓意生生不息与朝气蓬勃。

本次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由“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的上海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恒源祥提供,共用花束1251束,累计花材16731支。每支花材上有叶有花,均为纯手工制作。

花材经过造型,捆扎成花束,高34厘米,胸径24厘米,体积上恰到好处,力求精致又不失表现力。花束手柄的蝴蝶结丝带上印有“BEIJING2022”字样,花束整体清新、自然,与北京冬奥会主色调一脉相承,突显出鲜明的冰雪运动特色。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忠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3个多月的设计、讨论、修改设计稿,5个月的培训、编结和包装,这些颁奖花束即将在北京冬奥会上亮相。

奥组委一直在强调,我们是一届低碳奥运,手工编织确实在整个环保方面达到了极致。“获奖者登上领奖台,胸前佩戴奖牌,手握花束,向国旗致敬、向观众致谢的时候,是他们最辉煌的时刻,但遗憾的是花束不像奖牌,它不便保存,是否可以让这束荣耀之花永不凋谢,成为恒久的纪念?我们想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陈忠伟介绍了制作绒线花花束的初衷。

任务艰巨 只一束花就要耗时35个小时

据了解,编结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100多年前,绒线编结技艺主要从欧洲传入中国沿海城市,中国的手工艺人将东方传统结绳技法与绒线编结技艺相结合,大大丰富了绒线编结的针法、花样、载体和应用场合,这些丰富多彩的技艺在中国上海汇聚发展,逐渐形成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绒线花艺就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2009年,“海派绒线编结技艺”被市政府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京冬奥组委表示:“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的体育盛事,我们采用融合中西技法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呈现颁奖花束,代表着我们对来自五大洲的运动员的热烈欢迎和祝贺,也代表着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愿。此外,绒线花束不像鲜切花束,需要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鲜花,大大降低了运输和管理费用,另也方便运动员携带回国、长久保存,减碳降碳、又充满人性化。”

“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传承人励美丽是这次花束编结项目的负责人之一。2021年10月,当她得知北京冬奥组委确定了绒线花方案时,悬在心中的大石才算落了地。“那是我圆梦的时刻。之前设计方案来来去去审核修改了4个多月,我差点以为没希望了。”

励美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达到“奥运标准”,她给自己“上难度”,“现在市面上用来钩编的大多数是粗线,这种线钩编的速度很快,可是最终呈现的效果比较粗糙。慢工才能出细活,所以我选择了细线。用细线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但是钩出来的花束更加精致,也更加逼真,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的。”为了让绒线花造型挺括,励美丽还在花朵编织中加入了铅丝塑形。

每枝花材上有叶有花,均为纯手工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据介绍,编结一片玫瑰花瓣需要20分钟,加上3片叶子和花茎,仅一朵玫瑰,就需要一位编结师耗费至少5小时。花材不同,技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完成一束精美的花束,需耗时长达35小时,制作全部花束总耗时接近5万小时。

按照要求,所有的花束需要在2022年1月中旬前完成交付。为了完成这项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也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人参与北京冬奥会,在全国妇联等组织的支持下,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七地的编结社团共同参与,其中北京冬残奥会的花束主要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完成。

全力以赴 北京150余伤友完成500束绒线花

北京市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下称“希望之家”)负责人唐占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经过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联的推荐后,凭借其文创工作室残疾人朋友的绒线花编织技术,他们最终有幸参与到了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颁奖用绒线花的制作之中。

“我们没有公开对外招募,是靠残疾人朋友之间口口相传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在仅有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共召集全北京10个城区的150多名残疾人朋友,一些志愿者和残疾人家属也参与了花束制作和其他一些准备工作。”唐占鑫介绍,自从2021年8月底知道该项目后,希望之家就选出了一些工作人员参与打样、评选。9月份开始接受线上培训,学习海派绒线编结技艺,在通过评选后,开始根据参与者的意愿和基础手工能力手把手进行编花、绕线等工艺的培训。

希望之家工作人员刘晓云是本次冬残奥会花束制作技术负责人,她介绍,一枝花的制作被分解成数个部分,伤友们分别制作不同种类花的花瓣、花萼、花托,然后将各部分组装成一枝花,最后再将每种花拼装成完整的一束。

今年36岁的郭媛媛是希望之家的一名伤友,平时负责东城区希望之家的日常来访接待。本次冬残奥会花束的制作活动,她所在的北京东城区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共有20多人参与。

郭媛媛告诉记者,自2021年9月底接到毛线物料后,她们就开始参与培训、进行毛线编织。那时,她和大多数伙伴并不知道自己是在为北京冬残奥会制作颁奖花束,只是自己平时喜欢手工制作,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就报名参加了这一活动。

花束的制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初期培训时,伤友们在希望之家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照制作手册,一步步学习如何编织。但大家的基础手工水平和身体状况各有差异,学习的进度有快有慢,编织出来的花瓣大小和松紧程度也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花束的协调美观、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希望之家的工作人员和伤友们进行了反复调试,按照每一个人的情况配备最适宜的针线。对于一些零基础的伤友来说,繁复的针法使他们在学习初期便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与常人相比,脊髓损伤者在花束制作过程中要克服更多的障碍。希望之家的伤友们大都依靠轮椅活动,久坐着进行编织对他们的颈椎和肢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许多伤友们的大小便都需要旁人帮助或借助导尿管,为了节约时间,他们选择用少喝水等方式来解决。

为了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花束制作,伤友们可能每天会花费15-16小时来编织花瓣。到了后期质检时,郭媛媛说,“大家的手上都生出了老茧,触觉变得不那么敏感了,需要用脖子或身体的其他柔软部位来感受花束,确保在肉眼不可见的地方没有铁丝裸露在外,以防对残疾人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回顾起过去的两个多月,郭媛媛觉得这是一段辛苦但十分值得的经历。当大家知道自己是在为残奥会制作颁奖花束后,都倍感自豪,“要是知道这样,还会再多做一些。”

除了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成员们,中国狮子联会北京圆梦服务队的志愿者也参与了此次制作,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必要的帮助。“前后共有20余人帮助整理毛线,借助机器或手工将毛线缠成线团,方便残疾人朋友编织花束。”志愿者曹璐表示。

由于疫情影响,制作者们各自分散在全市各区工作,或独自在家中,或三三俩俩约在一起。

据统计,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1月中旬, 150多名残疾人制作完成了500束花,其中包含79474片花瓣,12560片叶子,总计638万多针。

充满爱意 上海“巧手妈妈”钩出4400朵玫瑰

2022年1月11日下午,在上海杨浦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杨浦区巧手妈妈公益坊团队负责的4400朵玫瑰全部制作完成,最后的800朵玫瑰分两箱发往恒源祥集团进行总装。

负责人黄宏英介绍,2021年9月30日接到任务,杨浦区妇联公众号上就发布号召,全市具有编织技艺的人员都可报名参加,报名人员需要现场根据图纸或者教材做出样品,符合条件的留下,“团队里有一位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绒线编织技艺传承人刘晓梅,一个花托在她手上仅需六七分钟就能完成,这让我们很有底气地接下了这项任务。从10月15日拿到线正式启动,大家按照特长分别制作了花瓣、花托、花叶。全程各司其职,流水线作业。”

为赶进度,每完成一部分就随时交付,10月19日开始组装,全区约150位阿姨参与其中。130余人负责每天“居家办公”,编织玫瑰零件。剩下的人,则专门在杨浦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负责组装花朵。她们之中年纪最大的牟国英今年已经80岁。

牟国英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参加一个这么伟大的工作,是非常荣幸和自豪的,即使是公益性质的依然乐此不疲,“每天从早8点出门等车,一直忙到下午四点半,除了吃饭基本不休息。把我们这个‘永不凋谢的花’带到世界各地去,长期保存,永远记住中国。虽然是冬天的奥运会, 但拿到我们这个绒线花会特别温暖。”由于花束需要特别紧实,拉拽绒线时手指难免会被勒得生疼甚至受伤,牟国英的手上因此已经绑了好几条医用胶带。

也有不少退休人员是放弃了社区活动,专门请假来参与这项工作的,因为她们觉得自己也是在为国争光,更有意义。

黄宏英则表示,能够亲身参加这次花束的制作,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每制作一朵,心情无比喜悦。”

可见,每束花都倾注了编织者的大量心血,他们将美好的祝福和诚挚的情感,一针一线编织进了花束中。这束以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花束,借其“绒耀之花”非凡喻意,将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台上名副其实的“荣耀之花”。

实习生 王心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张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