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大会》开播,首次以电视综艺的形式“活化”12大考古遗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1-24 17:39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时一年策划制作的首档考古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于11月20日周六黄金档在CCTV-1首播,周日在 CCTV-4重播。节目首创考古空间探秘形式,集时空探秘、舞蹈演绎、全息影像等多种电视表现形式于一体,30多位考古专家和文化学者,次第踏上12大考古遗址,开启气象万千的探秘之旅。

微信图片_20211124172024.gif

《中国考古大会》首次以电视综艺的形式“活化”考古遗址,重点聚焦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陕西西安唐长安城遗址等12大考古遗址,探寻中华文明。

11月20日亮相的首期节目走进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

1936年,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在家乡良渚棋盘坟的一个干涸潭底找到了一两片黑色有光的陶片,从此正式开启了对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从1936年12月到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沉睡了五千多年的良渚文化,开始露出闪光的一角。

微信图片_20211124172034.gif

1938年,施昕更将他的考古发现汇总成《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手稿并出版。现今的良渚博物院里,依然保存着这份珍贵的报告。翻开报告,扉页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谨以此书纪念我的故乡。”报告出版后,施昕更毅然投身抗日运动,却于第二年不幸染病去世,年仅28岁。

几十年过去了,良渚这片土地一度沉寂,直到新一代考古人来临。彼时考古人的条件十分艰苦,为了尽可能保护文物,他们想出了“悬空操作法”,用竹子、麻绳、木板搭建一个架空在墓地上的操作台,跪着、蹲着,小心翼翼地对待身下的每一片泥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是发掘良渚贵族大墓的亲历者,他至今还记得“逮”着重要文物的瞬间:“埋在土中的一件玉琮,考古人员单手取不出来,最终清理后发现,这是一枚重达13斤的玉琮。”它也是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后来被誉为“玉琮王”。

微信图片_20211124172156_副本.jpg

良渚文明的大门自此向考古人完全敞开,它就像一个“盲盒”,总有惊喜留给下一代考古人。

1969年,一颗卫星悄然飞过杭州及其附近地区,拍下一幅高清卫星影像,那个年代的地形地貌还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状态。

1987-2009年期间,良渚地区不断发现水坝遗址,考古工作者们判断这些水利遗址是否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007年,时任良渚考古领队的刘斌担任领队,考古人员开始兵分两路,在良渚遗址中心向南向北做延伸钻探、调查和试掘。他们发现了宫殿四周的城墙,并最终证实这种四面围合的封闭式遗迹,是良渚文化时期以莫角山宫殿为中心的古城墙。

2011年,从1969年那张解密后的卫星影像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正在寻找水坝的痕迹,他不小心划动了鼠标,把图片略微往上推了一点。这让他无意中发现了完整良渚水利系统的秘密,运用高科技手段,他们还原出良渚先民平地建城,建造水利系统工程的壮举,向世界展示出有据可考的五千年中国文明史。

微信图片_20211124172140.jpg

在几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和国家的支持下,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文明史上公认的明珠。

而关于良渚遗址发现者施昕更的故事,仍在继续。他的孙子施时英成为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保护中心的一员,爷爷发现,孙子守护,正是有无数中国人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坚守,才有了延续至今从未断流过的中华文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弓立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