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科学城初步形成科技创新生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5-19 07:24

20210517151452_GII_3149-01.jpeg

“今年是怀柔科学城从以建设为主,转向建设与运行并重的阶段。”近日,怀柔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伍建民在接受北青-北京头条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对怀柔科学城来讲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标志性的年份。目前,怀柔科学城29个科学设施平台正在加紧建设中,以科研院所、高校、科创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生态初步形成。

多个研究平台已出研究成果

伍建民介绍,“十二五”时期,怀柔科学城已有10余个研发实验平台投入运行。“十三五”时期,怀柔科学城在建29个科学设施平台,其中,7个科学设施平台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为试运行作准备,17个科学设施平台已经完成主体封顶,5个平台正在加紧施工。“科学设施平台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也可以产生一些科研成果。”伍建民说,在整个怀柔科学城的建设过程当中,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北大清华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对接和沟通,希望推动科学城一边建设,一边运行,一边科研,一边产出成果。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日前来到怀柔科学城第一个开工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所在地。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怀柔研究部主任吕力介绍,目前该设备正在安装和调试,科研人员也在紧张地工作,“我们安装调试的同时,也进行一些相关的科研工作。”

伍建民还介绍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提供关键部件、成套系统和技术支持,该平台已在超导加速腔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中科院物理所的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也在相关的电池材料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

加快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布局

“科学城的平台中有大量的科学仪器设备,为发展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和创新迭代平台。”伍建民提到,将大力培育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怀柔区正紧抓怀柔科学城建设重要契机,努力将科学设施建设过程转化为仪器和传感器装备创新研发的过程。

怀柔区经信局副局长秦红霞介绍,怀柔区重点布局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为114万平方米。以原福田一工厂厂区为中心,整合周边区域资源,通过旧厂房升级改造、局部加建等城市有机更新方法,建设科研办公、中试生产、服务配套等产业空间。同时,将老城区空间资源、怀柔科学城的产业辐射、周边的生态景观和旅游休闲资源有机融合,形成城市更新的新典范,辐射带动老城复兴。

“怀柔区和有研科技集团共建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是怀柔区发展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的重要承载空间。”秦红霞介绍,去年5月,怀柔区与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正式揭牌,面向科学仪器、传感器、新材料行业,支持和孵化从事设计、研究、开发、生产、检测的科技型企业,同时为大科学装置和科技研发平台提供关键部件、成套系统和技术支持。怀柔仪器和传感器公司、卓立汉光、中科艾科米等18家企业已入驻、签约,42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除了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怀柔区正在建设海创硬科技产业园、机械研究总院怀柔科技创新基地、创业黑马科创加速基地等科技园区,为产业提供发展空间。怀柔区将在人才引进、资金补贴、产业空间、金融服务、应用场景等多方面,为入驻团队和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和高质量服务。

今年怀柔区还制定了《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确定规划建设、创新孵化、产业发展3方面60项重点任务,从3月11日至6月30日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突破应用基础研究为核心目标,加快推进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加速物理空间建设,促进企业、团队、中试平台等创新生态体系核心要素集聚,形成高端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发展聚集态势。

北区将成高等研究机构集聚区

位于怀柔科学城北区的金隅集团兴发公司地块更新改造项目,被称为怀柔科学城“皇冠上的明珠”,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高等研究机构集聚区。金隅集团兴发公司地块也将由原来的传统水泥厂变身“科研高地”。金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建成后的高等研究机构集聚区,将分为五个功能区,即: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高等研究院、专家工作室、孵化器办公区、综合管理服务区,可容纳5000人科研和办公,将打造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多功能科学园区。“未来这里将保留水泥厂的建筑肌理,保留工业痕迹。原水泥厂的矿山区域还将打造成矿山公园。”该负责人介绍。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2020年6月揭牌成立,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丘成桐领衔,主要围绕数学物理、理论物理、材料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科学、大尺度建模与计算、统计方法、数据科学、金融科技等重大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建设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和集聚一流科研团队。目前已集聚42位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

除了正在金隅集团兴发公司地块建设的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怀柔科学城内另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由北京市和中科院联合组建,2020年9月整建制迁入怀柔科学城,主要从事纳米能源和纳米自驱动系统研究,创立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两个学科,拥有摩擦纳米发电机、自驱动传感系统、海洋蓝色能源、新型高压电源等四项核心技术,产生和转化了摩擦电空气净化器、摩擦电防尘口罩、摩擦电汽车、尾气净化系统、自驱动智能鞋等一批科研成果。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在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以科研院所、高校、科创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生态已初步形成。伍建民表示,到2025年,怀柔科学城“科学+城”的城市框架将基本形成。届时,在怀柔科学城工作和生活的科研人员将超过1.5万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怀柔科学城29个平台今年试运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8
怀柔科学城多项引领性成果亮相国际顶级期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7
HICOOL 2024全球创业大赛科学仪器和传感器项目初赛在北京怀柔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年内发射“第一束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书写“春天的故事”,怀柔科学城步入运行为主新阶段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04
怀柔30万平方米硬科技产业园上半年将投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怀柔区集中发布促进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空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3
科创服务界大咖建言怀柔科学城科技创新服务生态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