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气象学者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他开创了0到1的创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1-10 19:30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气象学者告诉北青报记者,曾庆存不但学术成绩斐然,在书法、诗歌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其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通过数学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通过提前预警,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据新华社消息,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介绍,黄旭华,1926年出生,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原籍广东省揭阳市,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先后任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此前新华社报道,黄旭华曾先后担任我国核潜艇工程第一代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主持了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为掌握第一手的数据,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亲自随产品深潜到极限。中国核潜艇研制周期之短,为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所罕见。黄旭华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而另一位获奖者曾庆存则是公认的气象界泰斗。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显示,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 。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阳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和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61年曾庆存首创半隐式差分法,在数值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地球流体力学中广泛应用,提出计算地球流体力学、大气运动适应过程和演变过程理论,建立大气遥感的最佳信息层理论和自然控制论。代表作有《大气红外遥测原理》、《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和《动力学跨季度气候预测》。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项。

精通数学善写书法 写诗明志挑战难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的办公室与曾庆存在同一楼层,两人在单位时常能相遇。魏科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最早是从曾庆存写的书中了解到这位气象泰斗的。

“当时看曾先生的书,里面各种公式比文字还多,当时我就心生感慨,这位先生真厉害,专门找硬骨头来啃。心里对他十分敬佩,又有些担心,这位先生写书这么严谨,为人会不会很严肃,和人不亲近呢?”魏科回忆。

后来,魏科进入中科院研究气象学,亲自接触后,魏科发现,曾庆存对人非常亲切,“我觉得曾先生是我心中完美的一个长者的形象。”

魏科说,曾庆存的办公室不大,但里面有一张“巨大无比的桌子,这是因为曾先生喜欢写书法,写得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全国大气学者里书法写得最好的。而且他还喜欢写诗,出过两本诗集,他的一句诗我印象特别深,写的是:攀上珠峰踏北边,这句诗一方面是说,我们中国科学家要做我们自己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告诉我们,要勇于挑战难题,因为珠峰从北坡攀登要比从南坡更难。”

曾戴破草帽出门 用数学拯救无数生命

魏科介绍,曾庆存的研究方向是数值天气预报等,“在以前,气象学家在做天气预报时是通过研究和分析气象图,根据经验来做预报,这样的预报准确性并不算高。曾庆存先生则是通过数学方式,将气象变化用方程的方式予以分析,时至今日,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我们的预报准确性。”

在魏科看来,曾庆存是全世界数值天气预报的鼻祖之一,而这种更准确的天气预报救了不少人的生命。“在上世纪初,一些洪水、台风都可能造成很多人死亡,但随着数值天气预报等的发展,我们可以对天气进行更加精准的预测,比如台风的强度、路径等,都可以提前预测出来,从而提前发布预警信息。这些年来,我们有很多次台风登陆零死亡,这背后都隐藏着数值天气预报的功劳。之前还有科学杂志认为,数值天气预报是20世纪,一场静悄悄的科学革命。”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有一次,曾庆存乘车抵达一宾馆门口,门童去迎接时,发现一个人顶着个“破草帽”从车里走了出来,这个人正是曾庆存。魏科表示,自己虽然不是这个事件的亲历者,但对于这个故事并不意外,“曾先生常常不修边幅,如果在外面被认成是普通的‘老大爷’,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但这也是曾先生非常有趣的地方,如果了解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每个人都会肃然起敬。”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青年报与腾讯联合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王朝

相关阅读
“老天爷”是快性子 “海龙王”是慢性子 青年科研团队求解“海与天”预测难题
中国青年报 2024-04-22
我国列车将配“气象站”一路护航?首次安全检测试验已开展
中国气象 2023-11-13
我国列车将配“气象站”一路护航?首次安全检测试验已开展
中国气象 2023-11-13
多部门联合发布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3-03
王大中捐出国家最高科技奖全部奖励金在清华设立奖学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07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揭晓,袁隆平、屠呦呦等曾获该奖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11-03
中国科研团队提出大胆设想——全方位立体探测太阳
科技日报 2021-10-19
中国已具备超远飞行的技术实力,太阳探测或将迎来人类新计划
​科技日报 2021-10-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