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校里的“启音人”
新华网 2019-09-22 08:54

南昌市启音学校是江西省一所听障特殊教育学校,地处南昌市南京东路的热闹老城区。深秋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主教学楼,欢快的鸟鸣声伴着悠扬的广播音乐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此时的校园已然开始褪去“秋老虎”燥热。

记者在教学楼内见到了张俐。她扎着一头中短发、穿着深色印花连衣裙,给人的印象除了干练更多是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她是这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

33年前,从南昌师范学校毕业前夕,张俐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场残疾人文艺晚会:舞台上一位少女在翩翩起舞,当画面逐渐移至台下时,一双灵巧的手出现在镜头里。跳舞的是一名听障少女,带给她“音乐”的正是这双手。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张俐:听障孩子渴望知识、渴望融入社会,他们需要人们的帮助。毕业后,张俐自愿申请来到了当时的南昌市聋哑学校(现南昌市启音学校)当特教老师。

一次,晨会结束后,学生们在操场上解散了,一名刚入学的小学生因受到惊吓,大声呼喊着径直冲向了张俐,牢牢抱住了她的双腿,毫无防备的张俐瞬间被这位奔跑而来的小孩触动,下意识扶起她。张俐从此更加坚定了当一名特教老师的念头。

“大部分聋生的声带没有问题,但因为听不到,所以不会说话。”张俐工作不久后,就开始担任语训老师,训练聋生正常发声。每次语训,张俐都会带上特殊的道具——一面小镜子,矫正学生发音口型。她还喜欢拿学生的手放到她的颈部和鼻尖,让他们直接感受声音振动,更准确发音。

为了教学生学舌根音,张俐需要对学生进行集训和单训。一个班13个学生,上午集训4小时,下午每人单训20至30分钟,每天超过8小时。最后她往往声音嘶哑,回到家都不愿多说一句话。

通过这样专业的训练,学生进步很快。

每个周五,是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当听到自己的孩子第一次清晰大声喊出“爸爸”“妈妈”时,他们既感动又感激。在张俐看来,这不仅是孩子向父母发出的深情“初音”,也是学生向她发出的美妙“初音”。

语训这项工作,特殊教育这份职业,仅有专业的方法还远远不够。

有一年,张俐教一年级学生语训课。经历了一学期的辛苦教学,到新学期返校时,张俐惊讶地发现,学生们不仅拼音大部分都忘了,而且音也发不准,口型也对不上。她只能选择重新训练,但一天下来效果并不理想。她既生气、又泄气。

等学生们下课放学,都离开教室后,张俐趴在讲桌上忍不住哭了起来。她不知道,她的伤心之“音”已经传到班上学生那里去了。看到老师如此难过,班长开始组织班上同学连夜复习训练。

第二天早上,张俐像往常一样来上课。但她还没喊上课,班上学生就齐刷刷站起来了,然后班长举起右手,教室里响起了清晰而响亮的三个字:老师好。

张俐的眼眶一下湿润了。

讲桌上还放着一个大大的红苹果,学生将爸妈给的苹果送给了老师。

张俐说,学校知识教育只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是特殊教育的最终目的。

文/闵尊涛  姚子云

编辑/张月朦

相关阅读
变特殊为“特色” 特教学校助力学生职业发展
新华视点 2024-05-19
彩票公益金持续助学 北京联大特教学院残疾大学生享高质量教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这门课“抬头率100%”!当赣剧走进高校 学生掀起“蹭课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8
北京昌平特教学校15天完成迁址改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1
南昌八旬聋哑老人为残障孩子教学近30年 “如果放弃了,学校的孩子怎么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2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倡议:接纳残疾人大学生进入优质专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19
守护好特殊教育的“守护者” ——天津为特教教师提供心理服务
光明日报 2023-04-11
海淀区将建一所十五年制现代化特教学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