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是家的味道
厦门日报 2025-01-31 17:15

中国人过年,最看重最讲究年味。年味,早已融入源远流长的年俗文化,成为游子无法抹去的记忆和刻骨铭心的乡愁。

然而,年味并不只是嗅觉的范畴,更是一种感觉、一种认知。当然,人们对其理解和诠释也不尽相同。

小时候,一到过年,大红灯笼高高挂,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各家各户飘出的油炸香味,弥漫着大街小巷。主妇们备年货、炸炸枣、蒸年糕,其乐融融。孩子们兴高采烈穿着新衣服,玩着新玩具。大年三十,鞭炮声此起彼伏,划破沉寂的长空。春节一大早走家串户,互相拜年,“新年好”拜年声不绝于耳……这就是浓浓的年味,中国人逢年过节最独特而熟悉的味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味似乎变得越来越淡,过年也变得越发冷清。从登门拜年,到电话拜年,又到微信拜年,而今连微信拜年也慢慢淡化。从过去的年前囤积年货,到如今的理性消费,很少再看到以前的海吃海喝,不醉不归。年味,就这样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只有除夕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才让我们有一种过年的味道。

年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韵味。年味尽管变淡了,但中华传统文化依然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年味也在不断变化,与时俱进。贴春联、挂灯笼、年夜饭,各地过年不同的风俗习惯还保留着,这何尝不是一种浓浓的年味?

不管有钱没钱,大家都要回家过年,这何尝不是一种浓浓的年味?独树一帜的特色春运,已然成为每年的独特风景,成为人们永不变更的乡愁。

每到春节前夕,有关部门都会组织写春联、送春福,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忙得不亦乐乎,乐此不疲,何尝不是一种浓浓的年味?

春节期间,各地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民俗活动,庙会、文艺表演、猜灯谜、花灯展,让人们在文化盛宴中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这何尝不是一种浓浓的年味?

家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人间烟火的味道。父母在,就有家,过年是亲人团聚的时刻,团团圆圆,热热闹闹,欢声笑语。母亲的家常饭,或许没有山珍海味,却是儿女们珍藏在心中最美的味道,这何尝不是一种浓浓的年味?

年味,是一种期盼,一种等待,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独特而真挚的情感,是华夏儿女温暖而难忘的独特情结。

厦门日报 潘清河

编辑/马晓晴

相关阅读
镌刻在心底的年味时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9
赶大集办年货 安置社区年味浓
农民日报 2025-01-25
大学生“普通话羞耻症”:方言是回归乡土的确认键
新京报客户端 2025-01-25
年味|往后的年,再也没有煮猪头的清香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4
年味渐浓迎新春:“金贵镇大集”让“年味”飞入千家万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1-11
新年俗孕育别样年味
光明日报 2024-02-21
散文|许铁军:触动心灵最真实的年味
作家联盟 2024-02-17
“逛”出喜庆年味来
北京日报 2024-0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