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学生创业团队研发出一款黑科技产品 为钛合金穿上“柔性盔甲”
西安晚报 2025-01-09 10:35

飞机翱翔天际,“轻量级大力士”钛合金功不可没,因其密度小、抗腐蚀性强等特性,成为飞机发动机、桨毂等关键部件的重要材料。钛合金性能卓越,却在加工时容易与模具黏附,降低了工件表面质量与加工精度,从而限制了它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钛润科技”大学生创业团队研发出一款黑科技产品,为钛合金穿上“柔性盔甲”。

团队走出校园 深入生产一线发现问题

黑磷烯,由黑磷剥离后得到的层状二维材料,因其低剪切阻力和高压承载能力,可被用作润滑材料。“钛润科技”团队依托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雒建斌院士工作室等平台和“表面功能化调控黑磷烯纳米片及其摩擦诱导润滑机理”研究项目资助,对黑磷烯等二维材料进行进一步改性,优化其抗氧化、润滑等性能,实现了润滑介质产品的性能调控,助力钛合金加工润滑实现新突破。

回顾研发的过程,要从2021年团队成立说起。“钛润科技”团队,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张若云,在冶金学院王伟教授的支持下于2021年10月创立。团队致力于研发钛合金加工润滑介质,提高钛合金加工效率。

前期,团队成员深入宝钛集团、长羽航空等企业,通过调研,他们发现目前国内钛合金加工所采用的润滑介质产品大多依赖进口,企业加工面临成品率低、成本高等困境。如何助企破局,成功研发高效的润滑介质产品?成员们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王伟引导下,团队决定从市场调研与风险分析入手,为项目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还综合考量了技术、经济与社会因素,全面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随后,进入项目研发阶段,结合调研发现和相关文献梳理,团队了解到钛合金加工面临润滑材料难承载、高温易失效、润滑难成膜三大技术难题。

300余次尝试不放弃 突破三大难题

2022年8月,通过修饰黑磷烯表面、桥连亲水分子集团解决了钛合金分散难题,并经3000余次工艺参数的精细调整,突破钛合金加工润滑材料承载瓶颈,攻克了第一大难题,解决高承载下润滑失效的难题,取得了第一阶段重大突破。

新的挑战接踵而至。钛合金加工通常在6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进行,现有的润滑介质无法满足这样的温度条件,如何解决润滑介质在高温下易氧化失效难题?为此,团队迅速投入新一轮科研攻关。他们决定尝试核壳结构化学合成的方法,通过表面处理后的二维材料“捕获”纳米级无机物,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壳,防止氧气进入内部与润滑主剂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提升润滑介质产品的抗氧化性。然而过程中,目标产物包覆率远低于预期,严重影响实验进度和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尝试改变溶剂、调整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并对每一步反应进行细致监控。”张若云介绍,经过百余次工艺参数筛选改进,最终实现了95%的包覆率,成功攻克第二大技术难题。

在解决以上两个难题后,团队前往企业进行中试。钛合金在成形的过程中会不断形成新的表面,而润滑介质难以在新表面上形成连续稳定的润滑膜,导致润滑效果与成品质量不佳。为成功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连续润滑膜,团队反复调适多组元成分之间的配比,经过300余次的尝试,2024年3月,团队基于摩擦化学反应原理,研发了润滑膜多组元梯度高效润滑技术,成功使钛合金成形新表面形成连续稳定的润滑膜,解决了第三大技术难题。“钛润科技”团队成功研发出黑磷烯基绿色润滑介质产品,在钛合金加工中形成连续、致密的保护层,为钛合金穿上“柔性盔甲”,从而保障钛合金加工精度。

据介绍,目前该团队申请专利15项,发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论文13篇,获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银奖、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金奖等多项荣誉。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张若云和团队成员感慨良多:“这段经历激励我们在润滑技术领域不断探索与创新,未来,我们还将计划逐步将产品推广至整个金属加工润滑领域。”

文/任娜 肖雯雯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