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小目标”:基本建成“示范区” 北京东城这样发力
北京东城 2024-06-17 12:00

《东城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2024年工作方案》日前正式出台。今年,东城区将稳步扩大消费市场,力争全年市场总消费额增长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8%左右、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4.0%左右、餐饮业营业额增长5.7%左右,推动东城区到2025年基本建成引领全国、服务全球的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

文化是东城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今年,东城区将持续擦亮文化底色,引领消费升级新趋势。挖掘文化消费内涵,传承发展“四个文化”,积极构建“一轴、两区、五带、五城”文化发展格局,落实《东城区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的若干措施》,增强文化对消费经济的牵引带动作用。释放文旅融合消费潜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为先行,突出文化消费引领,大力培育新场景、新业态,建设“故宫以东”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出一批融合消费示范案例。

2023年,东城区9个街区入选北京市级特色消费街区名单,与“五大商圈”共同构成“五圈九街”商业消费新格局。今年,东城区将提升商圈能级,打造城市消费新场景。在持续推进商圈建设提升方面,王府井商圈聚焦“国际+时尚”,打造国际化首店首发新地标;前门商圈突出“老字号+国潮”,打造前门老字号集聚区;东直门商圈围绕“枢纽+门户”,以信达中心为支点撬动商圈扩容提质;隆福寺商圈侧重“文化+复兴”,伴随二期项目开业逐步迈向世界级文化艺术消费目的地;崇文门商圈体现“品质+活力”,业态逐步提升焕发老牌商圈活力。同时,加快推动特色商街布局,着力提升红桥市场、簋街、南新仓文化休闲街、金宝街·红星胡同、五道营胡同等特色消费街区建设,优化商街发展路径。

在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吸引消费新品牌方面,繁荣首店经济培育时尚消费,聚焦“时尚东城”推进品牌聚集发展,着力壮大首店品牌,打造全球品牌首发首秀展示平台,加大对首店品牌方、引进方及品牌首发活动的鼓励和引导,吸引国内外优质消费资源落地东城,全年吸引不少于100家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落地。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聚焦“国潮东城”,深入推动《东城区老字号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注重分类施策和分类引导,支持老字号产品创新、跨界融合和渠道拓展。

在丰富消费场景、塑造服务消费新优势方面,拓展信息消费创新应用,提升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水平,丰富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增强体育消费活力,发展体育组织运营和品牌赛事经营,继续推动体育场馆及体育公园设施建设,加强文商旅体等消费跨界融合,进一步拉动体育消费。擦亮冰雪消费名片,开展东城区“冰雪嘉年华”冰雪品牌活动,持续扩大冰雪运动人口,带动冰雪运动及周边产品消费。提升区域国际教育质量,进一步规范区域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培育医疗康养消费,全力加速“杏巷”工程建设,推进国际医疗服务试点建设,持续扩面医保移动支付,持续推动适老化改造工作,做好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复制推广。

今年,东城区还将进一步彰显城市魅力,完善消费升级新环境。持续打响“东城消费季”品牌,营造活跃有序活动氛围,推动文商旅体促消费活动联动,深化开展“2024东城消费季”“故宫以东”等多层次主题促消费活动,持续擦亮“五圈五节”名片。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深化监管创新,优化完善消费企业准入准营制度,综合研究制定优质市场经营主体白名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消费市场经营秩序;优化审批服务,为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会展等大型活动举办做好服务保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依托“服务包”机制,持续做好消费领域重点企业对接服务,将“紫金服务”打造为“北京服务”东城样板。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惊艳!东城第一波荷花上线,一组美图送上
北京东城 2024-06-20
高考填报志愿考虑哪些因素?十问十答来了
@人民日报 2024-06-13
干货收藏!高考报志愿要了解的16个关键词
人民日报 2024-06-12
@全体考生、家长,这些高考网络谣言陷阱要避开!
公安部网安局 2024-06-08
北京东城区初中入学电脑派位21问,权威回应来了
东城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2024-06-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