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去年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8.72万个 推动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全面普及
广州日报 2024-01-12 09:05

“我很喜欢听音乐,常常用到听歌识曲功能,上了人工智能课后,我才知道,原来这背后藏着语音识别技术。”在一节人工智能课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的林同学告诉记者。

去年,“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供给,推动全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列入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目前,该工作任务已如期完成。据统计,2023年,全市通过新改扩建累计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8.72万个,保障基础教育优质学位资源供给,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与此同时,广州多措并举推动1-8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实现“有平台、有资源、有师资”,全市1589所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训人工智能授课教师 2635名,让更多孩子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迎面未来。

积极应对“入学高峰” 强化学位供给保障

“孩子上学更近了!”自从去年5月了解到家附近的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南附”)将于2023新学年开办,“三胎”家长陆女士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无需担心“入学高峰年”会影响孩子入学了。如今,她的“三娃”彬彬(化名)每天步行不到10分钟就可到校。

为应对“全面二孩”后的首个入学年,2023年广州通过新改扩建等方式,累计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8.72万个。其中,学前教育1.7万个,义务教育6.41万个,普通高中0.61万个。

在加大学位供给保障力度方面,广州市多部门协同,科学测算学位需求,分长期、中期、近期做好教育设施的规划、配建、移交管理等工作,实行一校一案,市区联动,确保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按规定验收并交付使用。同时推动基础教育学位建设提档升级,力争“建一所、优一所”。

2023新学年,广东实验中学永平校区、龙口西小学天阳校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新塘实验小学等多校(区)如期“上新”,满足了广大市民对优质学位的需求,更多孩子得以就读“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新建校区的基础上,广州还因地制宜,通过改建、扩建、改造功能场室等方式对原有学校进行扩班,盘活学位存量,做优学位增量。针对难以扩大空间的老城区学校,通过改造现有校舍,实现学位挖潜扩容。

对于新学校,家长最关心师资力量与办学质量。南附的开办缓解了片区学位吃紧的问题,让附近的适龄儿童不仅“好上学”,更能“上好学”。副校长梁丽红介绍,学校现有小学一年级3个班、初中一年级6个班,由海珠百年名校南武中学垂直管理,采用“文化同根、管理垂直、教学同步、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高标准配备教学设备、场室,舞蹈室、心理室、生物科学实验室、学创空间一应俱全。

除面向社会招聘教师外,学校还从南武中学在职教师、区内骨干老师中选拔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现有31名教师,约三成有硕士学位。

“学校尤为重视‘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三个关键学段的衔接教育,接下来会在南武教育集团引领下探索开发一体化课程,在教学、德育、体育、美育、科技教育等方面不断创新,当好开拓者,办成家门口的好学校。”梁丽红说道。

这一年,人工智能教育“怎么办”?

——开足、开齐、开好人工智能课程

“学习人工智能很有必要,我相信它会大大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方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荔湾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谭文勋是学校创意机器人社团的社长,对人工智能有浓厚兴趣,常在课外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社员进行项目化学习,“我们刚刚结束了一个智能机器人课题,从我收到的社员们写的学习感悟来看,他们都基本理解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我们是在玩中学、学中玩。”

去年7月新修订出台的《广州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课程是广州市重要地方课程之一,要求每两周至少安排1课时。目前,人工智能课已进入“课表”。为了保障课程更好落地,广州研发中小学《人工智能》地方教材作为人工智能教育托底教材,已在全市1-8年级全面应用。

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从零基础开始人工智能教学。为了提升课程水平,增城区推动人工智能教师参加市级区级教研与培训活动,通过抓实教研、送教下乡、现场指导、课题研究等方式,解决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经验欠缺的问题。天河区则定期举办“优课解码”研修活动,推动优秀教师直播课堂、互评互学,交流切磋人工智能教学经验。

师资是课程质量的重要支撑。市教育局科研处副处长陈颖钊介绍,广州加强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包括技术保障工作、教学设计指导、公开课指导、示范课例建设指导等入校指导服务,并与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人工智能项目推进专家小组,对全市各区推进重点难点学校进行专项到校辅导,由市教研院牵头建立人工智能普及课程常态化教研机制,确保各区高质量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课程。

——为资源薄弱学校提供教学托底资源

“人工智能课程最重要的是实验和应用环节,让中小学生认识和理解人工智能,通过动手实验验证基本原理,通过应用环节用知识和技术解决身边的学习和生活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陈颖钊说道。

为此,广州搭建并持续迭代优化“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该平台提供配套教材课程、教师培训课程、优秀课例等线上教学资源以及3D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虚拟实验中心,支持师生开展人工智能虚拟应用场景体验和课程实验,发挥互联网课程资源的辐射作用,支撑广州市中心城区以外区域开展教学,助力花都、从化、增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作为一所非中心城区学校,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以下简称“荔城二小”)依托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每两周开展1节人工智能课。老师们反馈道,平台上的资源丰富,每册书、每节课都有相应的课件、教学设计、视频文件,供教师参考备课授课,解决了教学资源匮乏问题。此外平台还提供作业发放与评价功能,促进教学评一体化,让人工智能课堂教学更高效。

在授课环节,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

“这个教学平台上有3D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意实验室、硬件实验室,学生可使用平台模拟组装机器人、编写程序、实现机器人运行等操作,身临其境地经历组装、运行等实验过程,突破学校硬件条件不足的限制。”副校长汤旭球介绍,自2022年9月以来,荔城二小教师使用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授课五百余节,学生登录使用平台1万余人次,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明显提升,近两年学生共获增城区级及以上人工智能比赛奖项30项。

“学生对人工智能产品特别感兴趣,课后还有同学和老师讨论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和应用的话题。”汤旭球介绍,除了常规课程,学校还开展了人工智能兴趣班及素质托管课程。“接下来,我们计划组织教师团队在托底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人工智能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文/林欣潼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理性应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1-22
人工智能时代怎么教如何学
人民日报 2025-01-05
北京丰台区将建综合性区域整体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人工智能与教育加速融合 大模型引领的“未来学校”什么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6
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微言教育 2024-12-03
广州培育高素质“种子教师” 持续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南方都市报 2024-10-29
北京发布首份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6
北京大中小学明年更“智慧”,5类人工智能教育场景逐步普及
北京日报 2024-10-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