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年国子监老街实现全线不停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19:36

通畅的街道、清朗的视野、和睦的邻里、文明的风貌……近日,东城区国子监街全线实现机动车不停车,畅通了骑行和步行的慢行空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东城区已有45条胡同实现不停车。

四重停车功能叠加让老街不堪重负

国子监街全长680米,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连安定门内大街,毗邻雍和宫、五道营胡同,是北京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街巷自元代形成以来,已历经700多年,其间的孔庙、国子监元、明、清三代国家的最高学府和皇帝祭孔的场所,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游客们来说,这条街是儒风传古韵、槐影掩碑林的幽深古街。然而对于生活在周边的居民来说,却是一种“负担”——这条街承担着周边箭厂胡同、公益巷等近10条支线胡同居民的日常通行以及停车需求,同时是方家胡同小学、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东方国际戏剧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的通勤线路,并联系着雍和宫大街前往安定门内大街的单行交通,同样承担了大量人流车流。

交通联络、文化旅游、生活空间、居住停车四重功能需求,不断叠加在长680米、平均宽12米的国子监街上,让这条700年的老街越来越不堪重负。

“拉锯战”中停车问题得不到根治

“天天堵!路两边的树中间,有空地儿都停满了车,本来路挺宽,生生给挤成夹道儿,尤其上下班和旅游高峰期,开车的、骑车的、走路的、拍照的,混在一起。”家住国子监街49号的王女士说。

据了解,以前的国子监街除了孔庙和国子监沿途的几十米内禁止停车外,其他路段都停放有当地和附近居民以及社会单位的车辆,停车区域占据了一半以上的路面,还时常出现禁停区内违停,严重挤压了公共空间的其他功能。

针对由来已久的停车问题,自2012年起,东城区逐步开展对国子监街的停车治理,先后采取了“准物业”管理、机动车单停单行、智能化停车管理等措施,阶段性缓解了交通拥堵。然而,空间紧张、秩序混乱的顽疾在一场场“拉锯战”中,一直得不到根治。

解心结、找空间双管齐下

为优化区域交通秩序,提升国子监历史文化名街的环境品质,2023年,东城区将国子监街交通整治提上日程,下决心对停车调控治理。前期调研、明确思路是整治工作的重点。东城区城管委、东城交通支队和安定门街道对国子监街沿街停放的机动车开展全面调查。

“我们和街道调查发现,这条街上本地社区居民登记过的只有95辆车,但是夜间全街停放最多可达180余辆车,拥挤的路段停了三层。其中大量车辆来自其他区域,国子监街成了汇聚周边停车的‘洼地’,这也是当地停车乱难以根治的原因”。东城区城管委停车管理科科长郭风林说。

在安定门街道工委书记李晓光看来,要从解开居民心结、挖掘停车资源两方面双管齐下。于是,一方面将社会车辆“请出去”,先后对沿街停放的300余辆车发放三轮次通告,并开展近百次入户宣传;另一方面,挖掘资源,为居民停车找新地儿,最终选定了几百米外的地坛南门停车场。

地坛南门停车场较大,日常主要为社会临时停放车辆、周边上班人群提供月租车位。目前,按照国子监街居民意愿,共有64辆居民车辆认证停放,停车场还设置了10个快充车位、20个慢充车位,解决原来胡同中新能源车辆充电不便的问题。

“居民认证车辆可享受500元/月的停车价格,相当于社会车辆包月价格的四折左右。目前,车主按年趸交的签约缴费工作已经过半。”地坛南门停车场管理人员说。

“乱停车问题解决之后,国子监街显得宽敞多了,交通也不再堵塞,从东口能一眼望到西口,走起来痛快,心里更痛快!”王女士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国子监街景点隔壁就是民居,“旅居”矛盾如何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18
北京东城:今年将探索推动前门、天坛客流贯通 打通南中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0
北京视点 | 700年国子监老街实现全线不停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700年国子监街全线不停车,东城已有45条胡同不停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9
内务部街胡同慢下来!北京东城已有44条胡同实现不停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