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超八成行政争议经复议后未进入诉讼程序
广州日报 2023-09-13 10:31

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与广州市司法局联合举办全市首次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同堂培训,来自市区两级行政执法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审判机关的代表共1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2年,全市行政复议收案量位居全省第一,经过行政复议后的被诉率为19.3%,超过八成的行政争议经复议后未进入诉讼程序,行政复议推动诉源治理成效明显。

案例1

汽配店违规处理废机油被罚60万

复议机关:撤销该行政处罚

广州市环保部门在现场检查中发现,某汽车配件店将约60公斤的废机油交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私人处置。环保部门经调查后对该汽车配件店作出罚款60万元的处罚决定。后申请人不服,向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复议机关审查后发现,涉案危险废物数量60公斤与裁量情节3吨数量差距过大,且汽车配件店在环保部门现场检查后及时纠正,与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了《危险废物回收处置合同》,环保部门做出的罚款60万元行政处罚,处罚过重,最终复议机关决定撤销该行政处罚。

涉企复议案件“快收”“快受”

2022年,全市办结的涉营商环境类行政复议案件同比增长38.3%,对涉企复议案件实行“快收”“快受”,助推涉企纠纷化解进入“快车道”。

在助力民生福祉方面,不断提高民生领域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水平,妥善办理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工商认定、民政、公积金缴纳等案件1956件,及时回应各类民生诉求,从源头解决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切实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案例2

士多消防不合格被罚款停业

复议机关:违反法定程序等 依法撤销

广州荔湾区某士多将经营和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连通的空间内、无有效防火分隔,被消防部门处以罚款及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后士多不服,向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复议机关审查后发现,消防部门在行政处罚告知前已集体讨论决定了具体的处罚种类及罚款数额,并在当事人可申请听证期限届满前最后一日就作出了该处罚决定,损害了申请人陈述申辩权、听证权,违反法定程序,且该处罚决定还存在适用法律依据错误的问题,最终复议机关决定撤销该行政处罚。

行政复议案件抄告率达100%

2022年,全市通过撤销、确认违法、变更、责令履行等方式直接纠错,并发出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抄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行政复议作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发挥。

其中,在全国全省率先出台复议法律文书履行监督试行规定,对全市2019年至今办结的全部行政复议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对其中需要行政机关履行的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意见书或建议书进行逐案清查,力促全市复议法律文书全面履行。同时,认真落实行政复议抄告制度,全市行政复议案件抄告率达100%,多部门对抄告案件反映的问题,以点带面开展全行业核查、整改,推进依法行政。

行政复议打好调解“组合拳”

2022年,广州打好调解“组合拳”,近1/5的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程序中通过调解方式结案,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畅通受案“零门槛” 依托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镇街司法所,推动设立基层案件受理点104个,2022年全市收案量位居全省第一,行政复议案件总量连续16年高于一审行政应诉案件数量,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明显。

严把办案“质量关” 广州市政府行政复议机构推行“简案速办”“类案量审”“繁案精审”工作模式,多措并举规范行政复议权运行机制,通过听证、合议、现场调查勘察等机制提高办案流程透明度和办案结果公正性。

下好府院“联动棋” 2022年广州市司法局与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共建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并先后在黄埔区、花都区、荔湾区、白云区设立调解工作站,在市公积金中心、市交警支队等部门设立调解工作室,推动诉前、诉中、判后全流程行政争议化解。

“告官能见官”

上半年广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风向标”,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好纽带”。广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日前召开2023年上半年行政应诉工作推进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广州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直接关乎依法行政的“考试成绩”,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如何炼成?

记者了解到,市司法局近年来多措并举、主动履责,建立健全“1+5+7”行政应诉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制度+监督+考评”行政应诉监管机制作用,持续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

制度先行,印发《广州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明确应当出庭情形,同时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报告制度及通报制度,倒逼行政机关落实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促进依法行政。

此外,强化考评正向加分对行政机关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正职负责人出庭、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等纳入法治广州建设考评指标,积极鼓励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着力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出效果,注重实质化解争议。加强府院联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合力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文/魏丽娜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广东:66个调解中心一年多化解1652件行政争议
法治日报 2024-04-12
北京司法局:全市行政复议年收案数量已连续五年突破1万件 去年综合化解率达36%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7
广州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首破万宗 行政复议在群众中的首选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
南方日报 2023-11-14
广州首推“执法复议标准一体化”:一条“准绳”牵到底 一套“标准”止纠纷
广州日报 2023-10-30
城建和征地拆迁成行政机关败诉“重灾区”
法治日报 2023-06-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