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注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3 10:33

3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注册,运河商务区已吸引注册企业约2.2万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700余家……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近十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与津冀的协同联动,扎实推动协同发展战略在京津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实现减量提质,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制定实施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2.44万件。

在雄安,北京支持符合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创新资源在雄安新区集聚发展,加快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选址等工作。3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注册。17家市管国企在雄安新区投资项目100余个,涉及基础设施、城市运营、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

在城市副中心,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保持每年千亿元投资强度,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优质资源要素不断集聚。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3+1主导功能持续加强,积极推动一批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市属国企、民营企业及跨国企业总部等资源落地发展,运河商务区已吸引注册企业约2.2万家,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国家级的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落户。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2019年以来连续四年举办北京通州与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意向投资额约1080亿元。

此外,京津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产业、科技、生态等专项合作协议。天津港在北京朝阳区设立服务窗口,延伸港口和口岸服务功能。搭建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开通运行天津港至北京平谷集装箱班列,京津冷链物流园投产运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码头建成。强化创新生态培育,推进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合作共建园区建设。京津双城联动不断深化。

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成立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设立天津、通州、燕郊分中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4+N”产业合作平台加快构建,京津冀三省市共同发布《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分别达1000余家、4000余家,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累计注册企业5100余家,综合保税区实现封关运营,张承生态功能区加快绿色发展,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服务器上架规模已达32万台。生物医药、氢能等产业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北京研发、津冀制造”产业协同模式加速形成,京津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117家,培育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00余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共同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构筑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同建好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深入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氢能等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制定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政策。加强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建设,探索推动京津冀自贸区协同发展,合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雄安新区纳入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1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对接企业3239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5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探访:首批70家龙头和专精特企业已聚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丰台企业共赴雄安新区植绿 同心播种支持绿色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2
京津冀这十年:北京近3万名人员迁至副中心办公 雄安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2-27
北京地区15所部属高校将向雄安新区疏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5
亮点解读 |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构建数字创新产业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2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