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2022年度“中国好书”揭晓 广东人民出版社《血脉》入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2 11:00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全民阅读大会·2022年度中国好书》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42种2022年度“中国好书”一一揭晓。广东人民出版社《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入选2022年度 “中国好书”。

“中国好书”是由中宣部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图书评选活动,以“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为宗旨,旨在通过好书推介传递正能量,推动和引导全民阅读。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好书”已成为全民阅读领域的重要品牌,“中国好书”入选作品更是成为中国出版业的好书“风向标”。

2021年,中宣部授予东江—深圳供水工程(下文简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学习这支几十年来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团队的先进事迹。

为传承弘扬东深供水人的伟大奉献精神,广东省出版集团旗下广东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以下简称《血脉》)这部长篇报告文学。《血脉》通过对该跨世纪工程建设、守护过程档案的全面梳理和建设者们的深入采访,还原了东深供水工程各个建设及管理时期的艰辛历程,彰显了建设者群体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

该书推出后,反响很大,先后入选中宣部出版局“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5月书单、长安街读书会第20220404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国好书5月榜单、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并于2022年荣获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选题:史海钩沉与国家大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们常以苏轼诗中的“雪泥鸿爪”寓意往事留下的痕迹容易消散。

20世纪60年代起,从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的夜景成了不少人的梦想。香港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经济也随之腾飞,逐步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然而相对鲜为人知的是,这颗位于沿海地带的“东方之珠”竟曾因长期缺水而屡屡停摆。

在香港开埠半个多世纪后,就遭遇了一次载入史册的大旱,从1893年10月到1894年5月,香港大半年内滴雨未下,有人称之为“香港旱魃”。1938年,在水荒笼罩下的香港第一次实行“制水”——限时限量管制用水,人们只能到街头公共水管或送水车处排队接水,香港人又称之为“轮水”。

1963年,香港每4日供水4小时实施期间,找寻水源烧饭、洗衣,是妇女们日常生活的重责,挑水的行列亦以女性为主(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为了节水,还有人发明了花样百出的生活小妙招,其中有一种是可以代替洗澡的“干浴法”,用一碗清水加两勺子黑醋,用抹布沾湿后一点一点地抹身子,还有的为了节省一杯水,用啃苹果来代替刷牙漱口。

关键的转折发生在1964年:东深供水工程于该年2月正式开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广东省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数万名工程建设者的顽强拼搏下,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在一年内便全线建成,打通香江与东江。东深供水工程既让香港与内地结成“同饮一江水”的情谊,也为香港此后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1964年2月,广东省政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东江深圳沿线80多公里,展开了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自东深供水“引流济港”的五十多年来,香港人口从三百多万增长到七百五十多万,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一百多亿港元增长到两万多亿港元,昔日那个在水荒中沉沦的香港而今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远东地区的贸易中心和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多的自由港。

然而,由于这项工程的特殊性,特别是为了保护水质不受外界污染,整个工程从20世纪60年代启动以来,一直都是在严密的、封闭式的管理状态下运行。这条“深藏功与名”的供水工程,这段至今50多年的历史却知者寥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这群默默奉献的英雄不应在历史上被人遗忘。留住这一“雪泥鸿爪”的任务迫在眉睫。

这既是一条哺育千万苍生的生命之河,也是一条百舸争流的黄金水道,她以一种神奇的穿透力贯穿了田园、村庄和城市的骨骼,如同血脉一样向各个方向延伸,连接着同饮一江水的每一个生命,泽被着流域内的田畴沃野和自然生态。

——《血脉》引子

直到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并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作为华南出版重镇,广东人民出版社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与广东省水利厅鼎力支持下,联合国家一级作家陈启文先生,策划了《血脉》这部作品,引领广大读者走近这一伟大工程的建设过程,了解那个平凡而伟大的建设者群体,揭开这段一度尘封的历史。

文笔: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东深供水工程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只有一条线。这个工程有首期工程,后面又经历了三次扩建和一次改造,时间跨度近60年,期间每个线路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将每期工程割裂开来依次展开,会显得非常单调和扁平。

为此,作者采用时空中往复穿插的方法展开叙事,文章结构是多重奏,而非单纯的线性结构。作者从东江纵队的时代写起,又跳到东深工程的时代;在描绘改造场景时,串联起初建时的情节。如此一来将时空打通,使得读者既可在细节和局部中感受历史的鲜活场景,又可在宏观视野中窥视历史的全貌。

春潮涌动,东江水与石马河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一条奔向香港的河流,陡然变得开阔而舒畅了,那哗哗的流水声、人们的欢呼声和喜庆的鞭炮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回荡在石马河两岸的青山翠谷之中,哪怕隔着近六十年岁月,仿佛还能听见那经久不息的回声……

——《血脉》第三章

东深供水工程不是一般的工程,而是见证香港与祖国内地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命脉。无论是工程建设者们的手挖肩扛,与台风及洪水“搏杀”;还是工程维护者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都是内地与香港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有力证明。如何用短短的八章塑造好东深工程建设者这一群体,对作者的创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而作者采取了“挑头羊类群体”做法,即在整个工程中挑选一两位领军人物如曾光、王泳等予以重点状写,而其他参与者则归类呈现,如技术设计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建设队伍等。曾光和王泳,都是东江纵队的老战士,参加过港九大营救。所以在曾光看来,东深供水工程是对香港的第二次拯救。这样写下来,不仅建设者潜藏的精神内核被挖掘出来,历史的纵深感和厚重感也就出来了。

此外,水利工程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科技“硬知识”,如何将之与文学艺术相融,以防成为历史档案和专业文献的摘抄?作者在书中追求“有我”的写作,通过在叙事中不时插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与读者交流、交心。同时,作者展现了许多生活化的细节,争取与读者产生共情,赋予作品以感染力和情感温度。

追溯那段经历,严振瑞也有一种不堪回首又难以忘怀的感受。……由于长期驻守在工地,他一直无法回家照顾妻儿,孩子刚满月就被送到了乡下外婆家。……还记得女儿三岁时,有一次他回去看她,正好邻居小伙伴约女儿出去玩,她却一脸天真又特别认真地说:“我今天不去玩了,我家来亲戚了。”小伙伴好奇地问:“谁来了呀?”女儿竟一本正经地回答:“我爸爸来了!” 一个父亲竟然被女儿当成了亲戚,这让严振瑞两眼不禁一酸。……

——《血脉》第五章

通过这样“刚柔并济”的写作风格,作者梳理了一条明晰而自洽的脉络,在做到保证表现对象总体的客观真实的同时,又展示文学表现的生动形象。可以说,尺度和分寸上的拿捏实属不容易,这本书足以称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的完美典范。

细节:一丝不苟与良工心苦

这本是一个难以执笔的选题:时隔近六十年,部分当年的工程亲历者已然故去,部分文献材料也因年代久远而无从寻觅,因而有必要展开抢救性采访和收集。

为此,作者、责编等相关人员不辞辛劳,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当年的施工现场,并逐一拜访当年参与工程建设以及工程经营管理的人员,获得第一手资料。开始写作前,作者翻检了大量史料和方志文献,如大海捞针般从历史的缝隙中寻觅他们的踪迹。

为了帮助读者“回到”历史现场,在广东省水利厅及部分建设者代表的协助下,作者与出版社收集了一批珍贵的历史图片。经过认真的研讨以及参考过往优秀作品,责编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采用简洁大方的版式,将与东深供水工程相关的小图置于章节前,起到提示本章内容的作用;同时在文中穿插部分跨页大幅图片,展现工程的磅礴气势。此外,书中还在订口增加一抹渐变的浅蓝色渲染,如此既回应了“水”这一主题,也使整体的视觉效果更为美观。

在封面设计上,设计师集合了工程路线图、香港城市景观以及水库图这三种元素,紧扣本书内容,方便读者直观地了解本书。出版社还特别邀请了长居岭南的著名书法家陈永正先生题写书名,他那雄浑饱满的笔触很好地承载了粤港两地血脉相连的深情。

可以说,对细节的追求是使本书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对这部作品的肯定,中央电视台对这本书的报道,读者对这本书的认可,都说明了一个好的选题,在价值提炼上,应该让读者看到应见而未见。一本好书,应该给人力量,让人温暖,引人思考。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活动|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六届年度好书、第三届优秀教材评选揭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1
江西去年植树造林379.7万亩 全省各界掀起全民植绿热潮
中国新闻网 2024-03-13
作家出版社2023年“年度好书”“年度致敬图书”“最具影视改编价值好书”榜单出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0
庆丰收 读好书 拼多多联合百余家出版社开启第六季“多多读书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探秘大湾区超级调水工程“大心脏”: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有望年底建成
南方都市报 2023-03-23
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建议开放香港出版社申报国家出版基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6
西藏人民出版社原社长刘立强被公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4
作家出版社年度好书揭晓:《喜剧》《人民的财产》最具影视改编价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