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相继披露,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8月28日,有超40家公募基金上半年盈利情况曝光。
以目前的披露情况来看,上半年,多家头部公募营收净利润增速出现一定放缓;中小基金公司则分化愈加明显,部分公司通过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发力创新业务实现了营收、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也有部分公司未能较好应对今年以来的震荡市,经营业绩下滑;此外,还有部分基金公司连续亏损。
头部公募盈利增速放缓
截至2022年8月28日,富国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公布上半年经营数据,部分头部公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出现放缓趋势,而招商基金表现在头部公募中较为亮眼。
具体来看,富国基金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73亿元,净利润11.22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均有个位数回落,但两项数据在已披露经营业绩的公募基金公司中均居于首位。规模表现上,截至6月末,富国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超1.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华夏基金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微跌0.52%,实现净利润10.5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微增0.86%。2022年以来,华夏基金在公募REITs、ETF等多个产品线上发力,规模增长势头较好,目前已经推出华夏越秀高速REIT和华夏中国交建REIT两只公募REITs,第三只REIT产品也完成发行,即将上市交易。
根据招商银行半年报,招商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5亿元,同比增长26.65%;净利润9.5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84亿元增长21.68%,半年度净利润也创出了该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招商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在前二十大基金公司中规模增速最高。7月30日,招商基金发生人事变动,来自长江养老的徐勇担任招商基金新任总经理。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招商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达到5868亿元,首次跻身行业前五,较上年末增长7.01%。
中小基金公司分化明显
华泰证券指出,公募基金AUM(基金管理的全权委托资产)是驱动基金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要素,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占比较高的公司,其盈利能力也会相对较强。而今年A股权益市场表现不佳,大型基金公司可以凭借债券、指数型等产品的表现弥补权益产品带来的业绩损失,而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产品布局千差万别,因此上半年经营业绩分化较大。
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出现明显提升。其中,东兴基金紧抓资管新规下行业发展机会,在投资管理、规模提升和产品体系完善等方面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东兴基金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697.55万元,同比大涨630%;净利润203.62万元,相较于2021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此外,方正富邦基金股东方正证券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子公司方正富邦基金公募业务实现净利润1484.91万元,扭亏为盈并达到历史最佳业绩。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比如,鑫元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下降29.57%;净利润为5681.89万元,同比下降57.81%。东吴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86.3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3.79%;实现净利润559.2万元,同比下滑62.10%。
网红基金公司诺安基金则出现了增收不增利。A股上市公司大恒科技持有诺安基金20%股权,据其披露的半年报信息,诺安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7.24%;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降42.29%。诺安基金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或是A股半导体板块表现不佳,拖累了该公司主投半导体的基金产品业绩。
连续亏损者或面临生存压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小型基金公司由于产品单一、管理规模不高,已连续亏损。这种情况在今年的震荡市中,更加加剧了公司的亏损情况。
其中,江信基金亏损幅度继续扩大。据国盛金控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其参股公司江信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7.1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65.08%;净亏损2495.59万元,亏损金额相比去年同期亏损的1590.84万元进一步扩大。江信基金成立于2013年,最新管理规模不足30亿元。
另一基金公司南华基金也是持续亏损。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9.7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0.56%;净亏损1235.74万元,与去年同期的亏损额几乎持平。南华基金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第一家由期货公司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南华期货持有其100%股权。
对于公募基金公司经营业绩严重分化的现象,华南一位基金从业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募基金管理人已超过150家,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基金公司如果没有自身特色,发展较为困难,对于积淀时间不久的公司来说生存堪忧。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