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第32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10件残疾人权益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中国残联维权部主任周建说,我国非常重视对残疾人的立法保障,目前直接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有90多部、行政法规有50多部,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依据,以民法典、刑法等法律为基础,以残疾人保障法为主干,以《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为支撑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
他同时提到,残疾人司法保护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首先,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侵害残疾人权益的情况还时有发生,有些案件的性质很恶劣,严重冲击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需要司法机关依法严肃追究。
其次,大多数残疾人自我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需要司法机关更加主动、积极地维护残疾人权益。
三是在具体案件办理过程中办案人员可能会存在对残疾人的个体差异了解不全面、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了解不充分,需要办案人员更加耐心、细致地给予残疾人更多帮助。
周建提到,中国残联已经建成包含3800多万名残疾人在内的实名制数据库,每年进行动态更新,及时掌握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各项涉及残疾人的法律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奠定了扎实基础。
中国残联作为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代表组织,将积极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各项权益。
他说,当前推进的残疾人维权主要工作有:一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好的立法保障。二是配合国家各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工作,切实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的实现。三是积极配合国家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各项违法犯罪行为,坚定站在残疾人立场,及时为残疾人发声,努力为残疾人维权。四是配合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和普法机构,开展针对性的普法活动,提高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能力,促进残疾人公平享受各项法律服务。五是通过多种途径扩大社会宣传,消除针对残疾人的各种歧视,形成更加关心、尊重、理解、支持、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赵红信
校对/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