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对“代人体检”该明确专项法律责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6 15:00

据《法治日报》报道,一些求职者为了确保入职体检顺利通过,会求助于“代人体检”中介机构。这些代检机构通过网络平台招揽客户,从寻找代检者到联系医院、体检机构,甚至到修改结果,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灰黑产业链,业务涵盖普通入职体检、健康证体检、事业编或公务员体检等,收费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并宣称“只要交钱就能搞定”。

“代人体检”的乱象已经存在多年,对此尽管媒体已多次曝光,舆论已多次谴责,相关部门也多次表态予以整治,但时至今日乱象依旧。

按照“代人体检”的“行规”,只要求助者肯花合适的价钱,就没有拿不到手的合格体检报告,就没有迈不过去的“体检坎”。“代人体检”的灰黑链条已具备了日益健全的“服务”体系和日益“成熟”的“服务”能力,已经帮很多人成功蒙混过关,入职上岗。“代人体检”是一种针对体检报告的弄虚作假行为,损害的不仅是求职者与对应的用人单位之间的诚信关系,不仅是被欺骗的用人单位的利益,还扰乱了招聘管理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社会公平,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

目前,对“代人体检”的追责方式是“碎片化”的——用人单位可以请求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认定凭虚假体检报告入职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无效,如求职者的欺诈手段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用人单位可要求赔偿;求职者以虚假体检报告隐匿传染病,因此引起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的,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提供“代人体检”服务的中介机构和“枪手”也可能涉嫌此罪;代检机构还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或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等。显然,“代人体检”只有具备特定情形或产生一定的危害后果时,才会对应一定的法律责任,而针对一般的“代人体检”行为以及关联行为则缺乏专项的行政问责或刑事问责手段,这也就意味着,代检机构、“委托者”、“枪手”等参与者通常不会付出太高的法律代价,不会承担太大的法律风险。

要整治“代人体检”乱象,固然应该从源头整治一些用人单位向求职者索要非必要体检报告的歧视性做法,但也要加大对“代人体检”的打击力度,只有疏堵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以为,应参照依法专项打击“冒名顶替入学”行为的做法,把“代人体检”行为以及全链条关联行为明确定性为一种违法行为甚或犯罪行为(符合一定情形条件),明确代检机构、“枪手”、“委托者”以及以明知应知方式参与体检弄虚作假的医疗机构、体检机构或相关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这样,打击“代人体检”便有了更具针对性的依据,有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打击“代人体检”乱象需要专项法律责任的保障,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应在修法或出台司法解释过程中对此予以考量。

文/李英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拒录有仲裁维权经历的劳动者也是职场歧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9
打破求职疾病门槛,体检标准要与时俱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3
北青快评 |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需要更多“公力监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送给求职者的入职体检建议
北京市体检中心 2023-12-11
法律就应对体检指标就业歧视坚决说“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1
北青快评 | 随意下“体检不合格”结论滥用了单位话语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0
北青快评 | 别让毕业生继续苦于“第一学历”歧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1
北青快评 | 让用人单位恪守背景调查边界需要更多“反向背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