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十四五”将着力推动公众亲海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法治日报 2021-09-03 07:46

“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部将着力打造“国家—省—市—海湾”分级的陆海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海湾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持续改善重点海湾生态环境质量,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突出成效助力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十三五”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最大、改善程度最高的5年。这是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在生态环境部近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是“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7场标志性战役之一。张志锋说,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82.3%,高出73%的攻坚战目标要求9.3个百分点,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圆满收官。更令人欣慰的是,全国海洋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如期完成了70%左右的“十三五”水质改善目标。

据张志锋介绍,根据《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要求,“十四五”时期将更加注重公众亲海需求,着力推动公众亲海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断提升老百姓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岸海域水质改善

对于海洋生态环保来说,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无疑对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要求,组建生态环境部,把原来分散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职责统一起来。其中,海洋生态环保职责整合到生态环境部后,在生态环境部设立海洋生态环境司,打通了陆地和海洋。

在张志锋看来,这次机构改革,聚焦打通陆地与海洋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健全部门间横向分工机制,重构重建中央与地方间纵向业务体系。同时,成立了3个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与中国海警局、中国海油等分别建立海洋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海上溢油应急等相关协作机制,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陆海统筹新体制。

得益于这次机构改革,“十三五”我国海洋生态环保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据张志锋介绍,“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海洋生态环保改善程度最高的5年,其中,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成效更是显著。

2018年,由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制定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印发。按照《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达到73%左右。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启动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排查围绕环渤海的河北、天津、山东以及辽宁的13个城市展开,涉及渤海3600公里海岸线。入海排污口排查也标志着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全面打响。2020年底,随着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的结束,渤海入海排污口底数全面查清,生态环境部将排查中发现的18886个入海排污口全部移交地方进行逐个整治。

张志锋说,2018年,作为海洋领域污染防治攻坚的首战,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开始实施,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环渤海三省一市协同作战、合力攻坚,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2.3%,不仅圆满完成攻坚战的目标要求,而且比攻坚战实施前的2017年大幅提升15.3个百分点。同时,环渤海49条河流入海国控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18886个入海排污口实现“应查尽查”。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三年攻坚战打下来,环渤海地区陆海统筹的污染防治攻坚力度前所未有,近岸海域水质改善幅度前所未有。”张志锋指出,2020年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了77.4%,如期完成了 “十三五”水质改善目标。

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据张志锋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与中国海警局一起深化海洋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协作,先后合作开展“碧海2020”“碧海2021”等海洋专项执法行动,形成了守护碧海银滩的有效合力和严查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说,今年4月20日,中国海警局联合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草局等有关部门部署开展了“碧海2021”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主要是通过加强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海岛、海砂开采运输、海洋废弃物倾倒、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等八个方面的监督检查,全面强化重要区域常态监管,严厉打击重点领域违法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关键区域生态环境风险。

刘德军透露,截至目前,累计检查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2281个、倾倒区和倾倒项目300个、海洋自然保护地563个、海岛892个、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设施137个、陆源入海排污口1782个、砂场码头等部位720个,执法范围明显扩大,执法检查数量大幅度上升。查处盗采海砂、海洋(海岸)工程未经环评擅自施工、破坏海岛等案件573起,行政罚款2380万元。

“中国海警局联合生态环境部依托倾废监管管理系统,推行‘互联网+’的执法模式,实施精准打击。”刘德军说,目前查获的非法倾废案件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和。推进“互联网+”倾废活动监管模式,累计查处倾废案件57起,查实倾倒废弃物近50万立方米。

就今年的“碧海2021”专项执法行动,刘德军说,2021年5月,福建海警局发现领海基点海岛平潭牛山岛存在被私人侵占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根据海岛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福建海警局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10万元。这是海警转隶后查获首起在领海基点海岛非法进行生产建设活动案。

刘德军特别介绍说,2021年7月,根据生态环境部倾废监管系统通报的线索,辽宁海警局成功查获某船务有限公司组织两艘船舶,在丹东附近海域倾废许可证规定的区域外进行非法倾废活动,累计倾倒废弃物5.29万立方米。辽宁海警局对其作出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罚。这起案件是中国海警局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实行“互联网+”非法倾废活动监管的一起典型案例。

“十四五”规划初稿形成

今年发布的《2020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近海劣Ⅳ类水质面积同比增加1730平方公里。

对此,张志锋表示,当前,我国沿海及相关地区总体上仍处在污染排放的高峰期,已有的治理成效还不稳固,部分海湾河口出现污染波动反弹。“2020年我国近海劣Ⅳ类水质面积同比增加1730平方公里”的问题,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张志锋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所承载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综合性、系统性、源头性的治理亟待加强。在供给方面,人民群众对优美海洋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但目前优质海洋生态环境产品供给仍有较大不足;在治理方面,近岸局部海域水质改善任务依然艰巨,多数重要海湾、河口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治理深度和治理力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张志锋说,“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部将着力打造“国家—省—市—海湾”分级的陆海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海湾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持续改善重点海湾生态环境质量,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突出成效助力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其中,坚持以海湾(湾区)为基本单元和行动载体,以突出问题为导向,按照“5个精准”(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要求,着力推进“一湾一策”的整体保护、系统治理、综合监管。同时,强化陆海污染协同治理,坚持海湾的“文章”从陆上做起,盯紧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两个闸口,加快推进入海河流“消劣减氮”和入海排污口“查、测、溯、治”,此外还要加强船舶港口、海水养殖等海上污染防治。

《“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之初,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就反复强调,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好坏体现在“海湾”上。扎实推动海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老百姓对美好海洋生态环境的期盼,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张志锋说,生态环境部研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将更加注重公众亲海需求,切实解决老百姓身边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强化海洋生态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监管,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

“从‘十四五’开始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力争到‘十六五’末期,近岸重点海湾基本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同时,将建立健全长效治理和监管机制,推动‘美丽海湾’质量成色和秀美景色不断提升。”张志锋说,目前《“十四五”规划》初稿已经编制完成。下一步,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并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十四五”规划》并印发实施。

文/郄建荣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我国依法治理海洋生态环境取得丰硕成果
法治日报 2024-05-10
生态环境部:全国5.3万余入海排污口,超1.6万已完成整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生态环境部:督促地方加强监管,推动海洋养殖绿色健康发展
​第一财经 2023-08-28
生态环境部: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约88%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8
生态环境部: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稳中趋好,海水水质持续向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8
全国政协委员胡松琴谈海洋生态保护: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已基本消除“不健康”状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8
我国将对三大重点海域开展综合治理攻坚战
新华社 2022-02-18
守护蓝色大海,未来要从何处发力?
新华社 2021-0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