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公益基金会组织线上交流会 与多国专家分享国内外“垃圾分类"经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15 19:38

垃圾分类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路走来,我们踩过哪些“坑”,总结出什么教训,国外有什么好做法值得借鉴?

就此话题,7月9日,“无悔前行,垃圾分类的经验与教训”云端交流会在线上举行。交流会在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下,由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办,天津市西青区零萌公益发展中心、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青岛你我创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协办,汇集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位零废弃专家。专家们分享国外有益经验,把脉国内近年来的垃圾分类实践,为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献计献策。

把脉国内实践:10项误区和无效做法,你避开了吗?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神器”反倒添堵——家里的厨余垃圾粉碎机,容易导致下水道堵塞,隔一阵就得请人疏通管道。“新宠”已然罢工——小区里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运行数月后就因企业破产而中止服务,不再能够积分返现了。

在过去的垃圾分类探索实践中,一些明显不合理或似是而非的做法,致使部分公共资源被浪费,垃圾分类成效受影响。

2016年末以来,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在不少地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越来越多城乡也正在部署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中。

“越是在充满希望的时候,越有必要识别出我们踩过的那些‘坑’,让先行者有所悟,让后来者不再重蹈覆辙。”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中心主任毛达说。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中心主任毛达)

垃圾分类的“坑”有哪些?

深圳零废弃与中国政法大学讲师陆健博士团队合作,通过桌面研究、专家访谈和工作坊等形式,总结出多年以来我国垃圾分类实践中的一份“后悔清单”。清单中梳理出常见的认知误区和无效做法,具体包括四大教训和十项表征,涉及垃圾分类上下游衔接和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技术运用与社会及环境治理的应有关系,也展现出不同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潜力和必要性。

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中以人工分拣替代居民分类投放;二是认定“分类投放需要更智能化”;三是认为仅靠贴标语、办活动、送垃圾分类桶,就能带来公众行为的改变;四是认为“分类投放设施越方便居民越好”;五是花钱买垃圾,例如引入积分制、设立绿色账户等做法,虽有助于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但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等,尚存争议;六是厨余垃圾处理走捷径,如推广家用厨余粉碎机等;七是垃圾收运、处理等后端尚未准备好,就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等前端工作;八是部分地方政府做“甩手掌柜”,盲目依赖第三方,如“互联网+回收企业”等;九是对低价值可回收物等难回收物,仅靠政府补贴等方式“兜底”,而生产者责任却缺位;十是政府系统中非住建环卫部门参与有限。

研究人员将这10种表征归纳为四大教训:不相信公众能够改变,对公众行为改变和习惯养成缺乏信心;把改变看得太简单,对公众行为改变和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识别不清;急于求成,对垃圾分类的必经之路看不清或不愿直面;要角缺位,顶层设计不完善、多元共治不充分、各方责任义务不明确。

“这份报告全面、真实。”贵州高远环保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兰亚军认为,其中对每一个教训的分析都很深刻。爱芬环保、乐芬环保联合创始人郝利琼也评价:“这份报告的发布,会对我们当下和未来的垃圾分类很有帮助。”

怎样避开这些坑?

对于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人员和与会嘉宾也提出了应对建议。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既要对公众行为改变和习惯养成有信心,也要避免工作方式的单一,多作创新。例如,建立志愿者及值班制度;强化居民主体责任,开展志愿者、保洁员培训,鼓励志愿者和学生上门宣传等;完善硬件设施,如垃圾厢房的建设和卫生管理,洗手池、灯光等的配备。

推进垃圾分类,需要信心、耐心,也需要科学规划和全社会积极参与。研究人员建议,在政府层面,完善全国性的法规、制度,建立高位阶、跨部门的垃圾分类总体指导和协调部门或机制,在基层强化“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格局;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考核标准、考核体系,有效引导和管理第三方服务;进一步完善、扩大、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形成培育和支持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参与的长效机制。

兰亚军建议,更加科学地检验垃圾分类的实效。“我们说的实效,不是1堆分成4堆,而是要真正地减量。”而是要关注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量是否下降,人均垃圾产生量是否下降。

为了推动生活垃圾减量,郝利琼提出垃圾收费的建议。她认为,不管是针对居民家庭的收费,还是针对社区的收费,都应该把垃圾分类收费放到日程上来。“只有这样我们前端的减量才能真正有效,否则永远都是大量地产生垃圾,然后不断地处理垃圾,这是根本来不及的,会给城市带来更大的处理压力。”

分享国外经验:六大方法值得借鉴

分享会上,与会嘉宾分享了欧盟、美国旧金山、韩国首尔、意大利帕尔马等地开展生活垃圾管理的经验。

前国际固体废弃物管理协会技术合作部门主管唐皎介绍了欧盟废弃物管理法律的发展历史,和现有法律框架及分类和回收目标。在欧盟,2017年,平均垃圾循环利用率为46%。但受文化、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筹划能力等因素影响,欧盟国家间差距较大,德国(67%)和斯洛文尼亚(59%)领跑,东欧国家则表现逊色。欧盟生活废弃物管理法律法规遵循3项目标4项原则:三项目标包括避免和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保护资源,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项原则即预防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就近处置原则、废弃物层级原则。其中,废弃物层级从高到低的优先处理顺序,依次是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利用、再生利用和处置。

其中,废弃物层级从高到低的优先处理顺序,依次是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循环利用、再生利用和处置。例如,比利时三大区的废弃物管理政策,都不再局限于对已经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而是将源头减量、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贯穿于政策和法律中,从根本上推动垃圾的减量化、循环再利用、以及可持续的发展。以弗拉芒大区为例,大区政府2018年制定通过的废弃物管理政策严格遵循公认的优先次序制度,将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的原则放在首要位置。最后她介绍了欧盟最近出台的法律和政策文件,比如循环经济行动计划,以及它们会对固体废弃物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前国际固体废弃物管理协会技术合作部门主管唐皎分享欧盟废弃物管理相关的法规趋势)

在美国旧金山市,近20年来,通过源头控制部分垃圾的产生、旧物循环再使用、分类再生和堆肥项目,实现80%的垃圾分流率目标。这个比例,在全美是最高的。“零废弃村落”行动发起人、曾在旧金山访学并多次与旧金山市政府零废弃部门官员就城市垃圾处理经验进行交流的陈立雯认为,旧金山市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源于三大方面的努力,一是实施了强有力的垃圾减量法规,二是和有共同价值观的垃圾管理企业合作,一起不断创新垃圾减量项目,三是通过建立垃圾分类刺激机制和开展大量的教育活动,创造了回收和堆肥文化.

(“零废弃村落”行动发起人陈立雯讲解旧金山市零废弃构建的基本条件)

在韩国,“从量制”厨余垃圾收费体系,以经济激励的手段,有效减少了食物浪费。居民的厨余垃圾以称重计费的方式回收,产生并倾倒的厨余垃圾越多,要交的钱也就越多。韩国中央环境政策委员会、绿色增长委员会委员金光任重点介绍了这个管理体系,并表示:“厨余垃圾管理是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韩国中央环境政策委员会、绿色增长委员会委员金光任分享韩国的厨余垃圾相关政策)

无独有偶,同样采用垃圾回收“从量制”的意大利帕尔马市,也成效显著。与会嘉宾、意大利帕尔马市前副市长Gabriele Folli介绍,帕尔马市的生活垃圾执行按量付费制度和分类街边收集模式后,分类回收率从2012年底的48%,提高到2017年的80%。

意大利帕尔马市前副市长、废弃物管理企业家Gabriele Folli展示帕尔马按量付费制度实现的路线图

中国政法大学讲师陆健归纳:“国际上的垃圾分类经验,可以概括为6点,分别是循环优先、去匿名化、前后衔接、经济激励、社会参与和严格执法。”

其中,去匿名化是指垃圾投放的过程能被管理者或者邻里看见,如果完全看不到,就属于匿名的状态。一些地区采用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方式,实现“透明投放”,让邻居之间感受到互相监督的压力,促使居民在垃圾分类时更加注意,有效提高了垃圾回收率。

此外,前后衔接,打通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流程;社会参与,发挥了学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多元主体的作用,做好环境教育、环境传播和环保行动;严格执法则保障了强制分类的执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表示:“用无悔的方式追求无废的境界。希望这次交流会分享的经验和教训总结,能对国内无废城市战略框架的实施起到建设性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桁
编辑/李桁

相关阅读
广州越秀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已超88%
南方日报 2024-07-26
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四周年成果展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云南“用心良苦”推动“无废城市” 建设 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新闻网 2024-01-18
北京榜样 | 高帅杰:创立垃圾就地资源化的“兴寿模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31
强化无废城市源头治理
经济日报 2023-04-04
礼贤镇|垃圾分类这样做 “小”行为带来“大”改善
北青社区报大兴版组 2022-12-01
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
新华网 2021-09-16
“故宫零废弃”的示范意义
光明日报 2021-07-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