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国家百日咳防控科普知识要点
北京妇产医院 2024-06-26 16:30

百日咳

一、基本概念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二、传播情况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鲍特菌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三、重点人群

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有1岁以内婴儿的家庭,如家庭成员中出现持续咳嗽病例,应尽早就诊,且避免与婴儿密切接触。

四、临床表现

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婴儿病例、有免疫史或百日咳病史者,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易出现发绀、气促、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出现以上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五、预防措施

百白破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适龄儿童应尽早、全程接种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种的适龄儿童应尽早补种。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家长出现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近距离接触照护婴幼儿时应科学佩戴口罩,降低婴幼儿的感染风险。

此外,公众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防控百日咳,“咳”不容缓!
中国疾控中心 2024-06-05
“百日咳”感染高发,娃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2024-05-30
关于百日咳,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8
百日咳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如何预防?最新防控方案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6
百日咳来势汹汹,反反复复老不好,如何预防?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05-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