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又有FOF发行失败,为啥卖不动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3 17:50

年内第四只募集失败的基金出现了。

6月13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于3月13日起公开募集。截至6月12日募集期限届满,该基金未能满足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这是今年募集失败的第四只基金,并且是第二只FOF基金。FOF为什么“卖不动”了?

又现FOF基金募集失败

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期FOF的募集失败,距上一只公告发行失败的产品刚过去一个半月。

根据基金文件,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期FOF的投资目标是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投资于多种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寻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拟任基金经理王奕蕾是一名资深资管人士,2012年入行在方正证券任固定收益分析师和基金分析师;2016年加入新华基金,任专户FOF基金投资经理、基金经理、基金投资部总监;2022年9月加盟信达澳亚基金,现任FOF和养老投资部负责人。

Wind数据显示,王奕蕾目前在管产品仅有1只,为信澳通合稳健三个月持有FOF。任职回报-1.29%,在301只同类产品中排在第178位,此次拟发行的新产品也出现了募集失败的情况。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4只基金发行失败,分别是嘉实领航聚鑫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FOF、农银MSCI中国A股气候变化、光大保德信先进材料混合基金和此次募集失败的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期FOF,而后者为年内第二只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FOF产品。

此外,今年有超过20只FOF基金成立(按成立日计算),其中大部分都是养老FOF产品,募集规模在2亿元以下的发起式基金占到四成。年初至今亦有多只养老FOF曾公告延长募集期,也显示出这类产品并不好卖的窘境。

华林证券资管部董事总经理贾志对记者表示,FOF发行失败,主要还是市场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认购意愿较低;同时,在市场较弱的环境下,FOF的弱点就更加突出,包括不限于双重收费、资产配置能力短期无法实现、无法实现绝对收益、业绩又没有弹性等等,多重因素叠加之下,便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规模连年缩水,FOF真的“卖不动”了?

2017年10月,国内第一只公募FOF成立,到今年已有近7年时间。

作为公募行业创新产品的代表,FOF从发轫起就备受市场和投资者关注,也实现了基金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公募FOF总数已经突破500只、达到502只,FOF总规模也早在2021年就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自从2021年之后,公募FOF的总规模就出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根据Wind,截至2021年底、2022年底、2023年底、2024年至今,FOF的资产净值分别为2222.41、1927.00、1554.73和1485.59亿元,下滑趋势明显。

和主动权益类基金相似,业绩持续承压也被认为是FOF规模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正如贾志所说,公募行业除了固收类产品外,大部分产品的规模都在下降,FOF产品相较其他产品更复杂更难理解,在没有业绩支撑,规模下滑就比较自然了。

从上图可以看出,FOF总规模出现下滑的拐点发生在2022年。这一年,全市场公募FOF的平均收益率为-10.73%;而在2020和2021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5.75%和5.34%。到了2023年,FOF的亏损有所收窄、为-5.53%,但似乎也没能留住投资者的心,规模还在继续下滑中。整体而言,随着市场持续震荡,FOF规模也随之不断缩水,投资者参与热情和投资热度都在不断衰减。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天(6月13日),全市场仍有超过六成FOF产品自成立以来是亏损的。其中亏损幅度最大的一只产品,成立不足三年已经亏了超过40%,看上去不太符合公募FOF“分散风险,降低波动和回撤”的特点与优势。此外,全市场还存在大量总规模不足2亿元甚至5000万元的FOF,后续能否跨过这一生存门槛也要打个问号。

“目前的FOF发展不尽如人意,虽然有大环境的原因,FOF管理人也需要复盘,定位为全能选手,赚资产配置的钱,是否能够实现?需要客观了解投资者的需求,用工具性FOF产品先满足一部分客户的投资目标。”贾志指出。

也有公募高管对记者坦言,客观来看FOF从业人员与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相比存在差距,良莠不齐的情况比较突出。“大家普遍低估了FOF的专业门槛,目前的不少从业者其实也没有很透彻地了解什么是FOF、怎样把FOF的优势发挥出来、如何更好地运作,自然也拿不出好的业绩。FOF基金经理的位置越来越边缘化,反过来也没办法吸引优秀人才来加入,形成恶性循环。要想实现长远发展,专业水平不足、人才稀缺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又有两只基金发行失败 年内“折戟”的持有期基金增至10只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06
又有基金募集失败 年内已是第六起 还有上百只基金延长募集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20
“FOF一哥”离职,影响显现?基金发行遇冷,“冰点”之后行情怎么走?机构这样说
券商中国 2023-06-11
发行失败与大卖40亿同日发生 基金发行市场冷热不均愈演愈烈
第一财经 2023-03-24
发行失败与大卖40亿同日发生,基金发行市场冷热不均愈演愈烈
第一财经 2023-03-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