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悄然升温的冷门医学专业,性价比在哪?
南方日报 2024-06-13 08:04

精神医学专业毕业后一定进入精神病院工作?精神病和神经病一样?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的差别是什么?

每一次面对他人的一脸疑问,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精神医学毕业生陈志远总是耐心解释——精神医学毕业生既可为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提供医疗服务,也可在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工作,帮助抑郁、焦虑、失眠等患者走出情绪“黑洞”。

曾经的冷门专业——精神医学正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教授赵久波介绍,3年来南方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在40至45人间,2023年该专业最低分为607分,排位22000名左右,参考往年数据,排位在2万名内的物理类考生可报考该专业。

尽管报考精神医学的性价比很高,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合适,建议综合考生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特长、职业生涯发展特点等多种因素报考。

“冷专业”升温

曾经,精神医学专业被视为临床医学中的“冷门”,录取分数低,许多人对其避而远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因为大众对精神疾病存在着偏见。

事实上,精神疾病包括许多类型,既包括精神分裂症,也有像焦虑、抑郁这样常见的心理疾病。不同疾病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并不同,例如,抑郁症患者常常情绪低落,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强迫症患者因无法摆脱强迫观念、意向或行为而痛苦、焦虑,但是意识清晰,会主动求治;焦虑症患者经常莫名其妙地持续性紧张、惊恐不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偏差,导致许多人不愿意选择精神医学专业。约20年前,为了缓解精神科医生数量不足的情况,教育部开始允许部分医学院校针对精神医学专业进行独立招生。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招收精神医学专业的高校有30余所,每年大约有2000名本科生和超1000名研究生毕业走入社会,但是这远远无法满足大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理科由大学心理学系和珠江医院合作共建,尽管科室建立时间不长,但现在已经是“一号难抢”。这些年来,不少三甲医院纷纷开设精神心理相关科室,有的医院还开设了独立病房。

赵久波分析,越来越多人看到了精神医学的价值,可以说,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非常紧俏。

就业市场火热传导了招生热,精神医学录取分数线逐步走高。近3年,南方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录取分数线稳中有升,2023年最低分为607,最高分为632分,平均分为612,最低排位约在22000名。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也有不少临床医学考生选择在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深造。

总之,在医学这一条赛道上,曾经的冷门专业开始“热”了。

“性价比之王”

今年,陈志远保研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攻读学术型硕士,计划在基础研究领域发力。但在他的身边,不少同学选择继续攻读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学位。

在赵久波看来,学生入读精神医学专业,并在规培期间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既能开具处方为患者治疗,还能开展心理治疗服务,选择更为多元,性价比相当高。

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精神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普遍略低于临床医学类。以2023年南方医科大学本科招生为例,临床医学五年制最低分为618分,精神医学的专业为607分,低了9分。2023年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最低分数线为603分,最低排位为24829名;精神医学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0分,最低排位为34735名,两者相差13分。

从课程设置来看,跟临床医学生一样,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在前三年同样需学习基础医学和内外妇儿等临床医学知识,第四年进入专业课学习,系统了解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南方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本科专业还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神经生物学、精神药理学等,邀请大咖团队教授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精神病发病机制的前沿研究。

“药物疗法曾是精神病治疗的绝对主流。”赵久波指出,在过去,许多精神科医生通过开药帮助患者治疗和康复,但随着疾病谱变化和人们思想观念改变,非药物疗法备受推崇。这从某种程度上“倒逼”学校进行了课程改革,邀请有临床实践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开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治疗的技能与方法。

从毕业生去向来看,在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不少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会选择在综合医院心理科执业。在这里,他们经常“打交道”的是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疾病,一些重度精神疾病患者则会前往精神类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也有一些人选择转专业。陈志远说,有一些同学选择考研至中山大学外科学深造。“精神医学本科生转专业,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具体还要看报考高校的要求。”

脑科学成新赛道

目前,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学科进入了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前1%,该校开设了两个相关的本科专业——精神医学专业与应用心理学专业。一些想要从事心理健康领域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难免产生困惑:两者有何差别?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学制为四年,授予的是理学学士学位;精神医学专业授予的是医学学士学位,学制为五年。”赵久波介绍,按照精神卫生法,精神医学类学生在顺利获得执业医师证后,即拥有处方权和诊断权,不仅能对精神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还能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服务。他补充说,目前广东省医疗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两个项目可采用自主定价,每次600元到800元不等,时长约为50分钟。

不同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各有特色。赵久波分析,医学类院校心理学专业依托临床医学、脑科学等学科和专业平台建设,临床心理是常见的特色方向,但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各具特色,建议考生在选择心理学专业时结合院校特色综合考虑。

从事心理治疗工作,长期接收负面情绪,如何避免自己变“EMO”?

多年的从业经验,让赵久波认识到在开展诊疗服务时要与来访者适度共情,理解和接纳他们的处境,“可一旦走出了治疗室的大门,就要学会与工作中接触到的负面情绪划清界限”。在赵久波看来,医生本身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相对于躯体类疾病来说,从事精神类疾病的治疗,不管是选择药物疗法还是非药物疗法,医生都卷入了更多的情感,调节自身的身心状态是每个精神心理科医生的必修课。

除了选择心理治疗和临床医生外,不少精神医学的毕业生还会进入脑科学领域,开展前沿研究。

“大脑是一个结构精细微妙的艺术品,精神和神经,实际上往往是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赵久波解释,一些神经系统病变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既存在脑部的结构性改变,继而出现运动及认知问题,又往往伴随着睡眠、情绪障碍等精神异常状况,甚至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目前,不少高校成立了脑科学转化中心,邀请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者“入局”,共同破除人类大脑的奥秘,这也为毕业生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方向。

文/黄锦辉 陈子阳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麦可思发布10大报考热门专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增设5个新医科专业,服务健康产业发展
光明日报 2024-01-10
教育部:设置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05
教育部设置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含老年医学与健康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04
教育部:设置5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