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花3万买个大厂实习?起底付费内推产业链
中新经纬 2024-06-08 17:02

又是一年毕业季。对于不少应届毕业生来说,金融等行业是他们的求职首选,而一份知名金融机构的实习证明则可以在求职过程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中新经纬注意到,部分中介瞄准大学生急于找知名机构实习的心理,做起了“付费内推”的生意。社交媒体上,类似“付费内推”“远程实习”“有偿就业”等话题帖子频频出现。

3万锁定一个大厂实习?

中新经纬采访多名实习内推中介了解到,一般大学生提供自己的简历后,中介会拿着简历匹配相关资源进行审核,快的话几周就能入职。内推付费实习需要交意向金,锁定hc(headcount,招聘名额)后补齐费用,一个投行的实习岗位付费一般在19000元左右。

其中,有些机构承诺“走人事”、有工牌、可出具实习证明等。“走人事”,意味着实习生可以和公司签订实习协议,并能获得实习证明和相应的实习薪资。

中新经纬与实习内推中介聊天记录

“职得”是上海一家针对留学生就业的求职平台,其官网号称让留学生触手可及名企Offer,涵盖投行、咨询、互联网、快消等多个热门行业领域。在官网“我们的优势”一栏,职得称具有名企实习直推通道,全球千家合作企业。

在覆盖行业与公司一栏,金融板块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证券等国内头部券商,广告传媒板块包括阳狮集团等大型广告公司。

据中新经纬从职得官网客服人员了解到,实习直推的收费价格区间是,远程实习8000-16000元,实地实习17000-26000元。

截图来源:职得官网

随后,中新经纬从上述多家“合作公司”处了解到,并未与第三方求职机构有合作,也不存在付费内推,建议大学生和求职者从公众号或官网渠道投递简历进行应聘。

“海马职加”也是一家留学生实习求职机构,其官网介绍称,目前,海马职加已帮助7000多名留学生成功拿到15000张实习和正式(工作的)Offer。

到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的线下运营岗位实习,“海马职加”开出的内推价格是原价36800元,寒暑假实习热潮期折后29800元,并且要求学生本科院校必须是985或211大学,专业和岗位匹配,最少实习3个月。

从事付费内推的高生(化名)向中新经纬表示,一般来说付费内推费用和公司平台大小直接挂钩。“2万以内的话,像尼尔森、益普索是可以的,这种商业性质的咨询公司也是国际领先,薪资每天100元左右。如果说能把预算稍微提高一些,比如说25000元,可以安排四大正式带薪的,薪资一百四每天。”

高生口中的“四大”,即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

事实上,多家会计师事务所曾在官方渠道否认有上述操作。

普华永道校园微信公众号近期发文称,普华永道从未授权、聘请或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向求职者提供普华永道招聘面试、实习/工作机会及各种校招活动入场券等权益。请勿向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支付费用以期获取面试、实习/工作机会及各种校招活动入场券等权益。

起底付费内推产业链

明码标价的实习资源背后,中介往往需要和名企内部员工进行“合作”,方能将实习生安排在其心仪的岗位上,而事成之后两者也会进行分成。

杜宇(化名)是阳狮集团的资深广告人,她向中新经纬透露,自己近几年经常会在招聘软件后台收到付费实习中介机构寻求合作的消息。

杜宇说, 这些中介喜欢和咨询、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内名企的在职员工进行合作。“中介主要就是根据这些员工的实习生需求推荐合适的学生来实习,他们不在意有无实习工资。”杜宇说。

杜宇说,这些付费实习甚至还有“一条龙”服务,后续学生申请海外学校,还要请她帮学生签推荐信。“推荐信是中介的文书老师来写,我只需要负责推荐信邮件签字。”

杜宇告诉中新经纬,据她了解,中介给企业内部员工的介绍费报酬都是几千元,甚至上万不等。线下入职5000元/人,线上入职3500元/人,留学生推荐信邮件1500元/人,面试辅导800元/人。

在某知名外企工作的晓倩(化名)也告诉中新经纬,曾有中介找她“合作”内推实习生,每成功一个会给她5000元报酬。

杜宇说自己完全不接受这种方式,拉低了公司口碑,丰满了这些中介的腰包。“这种花钱镀实习金边的,个人觉得出去大部分能力也属于不过硬,而且损害我司利益,所以从公司到我们大部分团队很抵制,阳狮关于这种违法违规的行为也出过官方通报。”

去年8月,阳狮集团发表声明称,实习生的招募和入职流程全部由阳狮集团中国的专业人力资源团队负责,同时在专业的人才招聘渠道进行广告发布,从未与任何第三方机构或平台进行“付费实习”合作。目前网上流传的与阳狮集团相关的“付费招聘信息”皆为不实信息,阳狮集团中国将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除了为申请海外留学“卷文书”“卷实习”的,还有很多学生想求得第一份名企实习经历亮化简历,拿到之后进入名企的敲门砖,因为很多公司招聘实习生看重过往有没有匹配的实习经历。对此,杜宇表示,她更看重实习生的稳定性,以及是不是真的想学习。

除了付费实习,市面上还有很多校招辅导班也配套有暑期实习转正项目。杜宇觉得这种销售模式都是“误人子弟”,各行各业头部企业都有官网和公众号,实习生如果真的用心,从官网投递比在招聘APP都直接。

杜宇说:“当然也不排除小部分被付费机构洗脑的优秀的孩子,他们被‘不通过中介企业根本看不见你’这类话忽悠了。”

大厂对付费内推现象重拳出击

不少知名企业已经出手整治付费内推乱象。

据阳光腾讯微信公众号2022年发文,WXG商户产品部黄思锐等员工与外部求职中介合作,由外部中介负责招募实习生,其利用腾讯员工身份安排实习生进行虚假的腾讯远程实习,并从外部求职中介处分得实习应聘者支付的部分费用。其行为触犯了“腾讯高压线”,被解聘处理,永不录用。

对于“付费内推”频繁出现的现象,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表示,劳动法规禁止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向求职者收取各种名义的费用。而“付费内推”,包括类似的“简历付费修改”“有偿职业规划”等,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暂无法律规定明确禁止。但学生需警惕合同条款,具体到单位、岗位、薪资、实习证明、违约金等,机构方应严格履行条款、兑现承诺,否则造成违约,需要退费。

另外,赵占领还表示,若是用人单位和中介机构合作,且有证据证明“串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则违规。若是用人单位的员工个人同中介机构合作,个人虽不直接违反法律规定,但可能违反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上述律师还表示:“在现阶段的就业环境下,付费实习属于不健康的市场现象,扰乱了正常就业秩序。不建议大学生采用付费内推的方式获取实习机会,成本高、风险大,且这种形式的实习未必能起到为履历增加砝码的效果。”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七八千元“名企实习”,十几万元“大厂上班”?揭开“付费内推”黑幕
新华社 2024-06-18
大学生是如何被“付费内推”陷阱套住的
中国青年报 2024-05-27
中青报调查:大学生是如何被“付费内推”陷阱套住的
中国青年报 2024-05-27
“付费内推”“阴阳合同”……毕业生求职如何避免落入圈套
经济日报 2024-04-14
教育部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指南 避免落入“付费内推”等虚假招聘陷阱
法治日报 2024-04-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