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9年全国居首 去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近1.88万亿元
南方日报 2024-06-07 08:34

6月6日发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广东海洋经济总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据初步核算,2023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为1877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

《报告》指出,2023年,广东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11.0%,拉动地区经济名义增长0.6个百分点,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取得积极成效。

2023年是广东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一年。全省海洋制造业增加值467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9%,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用持续增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电力、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产业增加值25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2.2%。

《报告》首次提出“海上产业”,2023年海上牧场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工项目达40个,海水产品全年产量达478.2万吨,同比增长4.3%。海洋天然气产量123.7亿立方米;海洋原油产量1998.1万吨;全省风力发电量为305.2亿千瓦时。海上矿山开发有序推进,全省共有11个海砂区块完成出让前期工作。

广东充分激发海洋“聚宝盆”潜能,有序布局海洋新质生产力。全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一批“国之重器”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去年全省在海洋渔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油气及矿产等领域专利公开数超1.6万项。

在海洋经济持续向好的同时,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去年底,全省新营造红树林约2656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约2010公顷。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以及江门台山、湛江雷州、徐闻、惠州惠东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加快建设。全省7个海岛入选国家级“和美海岛”,占全国入选总数的1/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2.3%,为近二十年来最好水平。

文/陈薇 邓建青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我国蔚蓝之境生态如何?海洋“体检报告”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4
广东省级重要湿地增至27处 来新会小鸟天堂观鸟 到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寻豹猫
南方都市报 2024-01-01
围堤养虾致红树林死亡获刑三年并处罚金
南方日报 2023-12-29
面积最大且逆势增长 广东为全球红树林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南方都市报 2023-09-28
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4.7万亿元,海洋经济持续恢复
澎湃新闻 2023-08-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