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活动|向科学奔跑,为孩子筑梦——探讨青少年科普出版与传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17:00

5月25日至6月1日,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倡导和主办的2024全国科技活动周,再度汇聚社会公众对科普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热切关注。

今年活动周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科普阅读是促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升青少年读者科学素养的重要方式。优秀的科普图书,可以帮助青少年切实感受到科学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激发青少年探究科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一套优秀科普图书的诞生与传播,需要作者、出版社、媒体、推广人等多元主体的协作。大家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同推动青少年科普事业的发展。

2024年5月29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特别邀请知名阅读推广人、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阿甲,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副主任金淼,国家植物园科普馆副馆长陈红岩,科普作家河森堡、史军、姚永嘉,科普教育工作者@卡赞、@朋朋哥哥、@老猪的碎碎念,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科学节目制作人段玉龙、“玉米实验室”科普作家团队等嘉宾,来到北京朝阳区由新书店“大V会客厅”。齐聚一堂,以“向科学奔跑,为孩子筑梦”为主题,共同探讨青少年科普出版与传播的实践与未来。

一套丛书,六年深耕,销量突破60万册

此次活动,是优秀的原创儿童科普阅读品牌“少年轻科普”的回顾与再出发,也是科普作家、推广人、媒体人与出版人的聚会。

2016年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耐心积累并深耕原创儿童科普图书板块,携手史军博士领衔的“玉米实验室”优秀科普作家团队,策划有温度、有质感、知识严谨、内容有趣、尊重孩子理解力和审美的“少年轻科普”丛书。

自2018年首辑上市,六年来,该丛书充分展现了高质量的原创力、厚积薄发的成长性,已出版优秀科普读物21个品种,拓展“科普新知、跨学科阅读、人文通识”三个内容条线,销量突破60万册,荣获“文津图书奖”、“爱阅童书100”、中国童书榜“年度百佳童书”、“大鹏自然童书奖”等各类图书奖项,入选教育部《2019/2023年度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多次入选《农家书屋重点图书推荐目录》、各地青少年阅读推荐书目和媒体推荐阅读书单等。其中,《花花草草和大树、我有问题想问你》《当成语遇到科学》《生物饭店:奇奇怪怪的食客与意想不到的食谱》等7个品种售出繁体版权。

六年时间,我们在一套原创儿童科普丛书的成长轨迹中见证了中国科普工作者的辛勤耕耘;看到了优秀推广人、媒体人与出版人在青少年科普传播工作上的努力和坚守;同时也欣喜地看到,通过阅读这套优质出版物、参加该丛书形式丰富的科普活动,青少年读者的科学兴趣、知识积累、科学思维与科学素养有了很大提升——他们宝贵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得到了很好的发扬,他们在科普阅读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快乐。

活动中,“少年轻科普”丛书主编史军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东分别致辞,回顾了“少年轻科普”丛书一路走来的探索与实践,寄望这套丛书未来能够成长为青少年科普阅读中的“常青树”。

一次聚会,凝聚多方力量

本次活动,各方嘉宾携手探讨青少年科普出版与传播,贡献了很多思考和经验。

河森堡、金淼、陈红岩、史军、段玉龙等嘉宾进行了以“为青少年做有温度的科普”为主题的对谈——各位嘉宾分享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温度”如何体现、如何实践;家庭、学校和科普工作者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可以做怎样的分工和融合;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在现在及未来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对“人”的成长又有怎样重要的意义;现有海量科普教育融媒体内容的环境下,纸质阅读的意义何在;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中,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分享了青少年科普创作的经验,更就青少年科普图书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二场对谈同样亮点满满——“少年轻科普”丛书近年来特别加入跨学科阅读与人文通识的内容,知名阅读推广人阿甲与“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朋朋哥哥、知名历史博主@老猪的碎碎念、史军一起进行了主题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享。他们认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普,对青少年形成“全面的科学观”非常重要。我国在这三大方向有璀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如何以青少年真正喜欢的形式,做到“贴近与引领”?对谈嘉宾分享了面向青少年的人文科学科普实践与探索——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可以互补和融合;也分享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角度、新方式。

通过对谈,嘉宾们碰撞出了许多新的灵感,为青少年科普图书的创作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对未来的青少年科普出版提出希望:合力开发更多适合当下青少年阅读需求和成长需求的优秀科普图书,被孩子捧在手里,被家长和老师放在书架上。

时代在变,孩子的阅读习惯在变,但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玉米实验室”科普作者团队为儿童创作优秀科普图书的初心未变,严谨的科普精神未变,寻求突破与创新的干劲未变。未来,“少年轻科普”丛书将以更优质的内容、更多元的呈现、更多融合出版的探索,继续生长。

借由“少年轻科普”丛书出版六周年庆的机会,本次活动构建了一个多方交流、自由探讨的思想空间。未来,希望大家携手共同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让科学的光芒照进青少年的心田,打开望向更广阔世界的那一扇窗

相关阅读
北京在21所高校建立36个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万物皆有理”系列图书出版 孩子与家长共同探索科学奥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6
​北京出版集团联手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 向中马青少年推荐50种图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3
北京市科协发布“2023首都科普好书”推荐书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
光明日报 2023-07-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