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重庆武隆:“穷乡僻壤”如何开出旅游“富矿”
新华社 2024-05-20 11:3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近日,走进重庆市武隆区土地乡天生村犀牛寨,自驾前来旅游的李璐忍不住念出诗来。近年来,重庆武隆旅游“红得发烫”,吸引越来越多的“李璐”远道而来。最近一个“五一”小长假,武隆景区共接待游客125.78万人次,在重庆5A级旅游景区中以绝对优势“霸榜”。

从“穷乡僻壤”化身“人间仙境”,从籍籍无名的小县城到年游客接待量近4500万人次的文旅大区,武隆旅游走红的背后,是几代武隆人接续奋斗,将“两山”理论写进高山峡谷的扎实探索。

30年,“穷山”开出了“富矿”

“喝拿铁还是美式?”53岁的冉光芳在武隆区荆竹村的“无有图书馆”当咖啡师。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冉光芳从小学毕业起靠种烤烟维持生计。“做梦都没想到会成为一个咖啡师。”冉光芳说,现在家人也都在村里上班,每月能按时领工资,花销也不多,等存款足够了也想在村里开一家咖啡店。

看到如今的荆竹村,很难想象它的从前,“荆竹这个山旮旯,红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上大米饭,除非媳妇生娃娃。”寥寥几句顺口溜,反映了曾经困扰荆竹村的闭塞和贫困。

而今,村里从前不被欣赏的天坑、峡谷、林海成为游客青睐的风景;破旧的猪圈、烤烟房等老房子经过艺术改造成为网红茶铺、图书馆,焕然一新的村落在“现代创意活化传统乡愁”的全新理念下成了向往传统乡愁的游客们心向往之的归原小镇,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人均纯收入达22000元,本地村民在村里旅游从业人员中比例超过60%。

“30年,‘穷山’真的开出了‘富矿’!”说这话时,武隆区土地乡党委书记梁健的眼中含着泪花。土地乡因为在武隆大山的最深处,曾经的穷困更胜荆竹村。而如今,昔日的偏远成就了她的原生态、孕育了“九村十八寨”土家传统村落的宁静悠远,让村里人家家都靠旅游过上了好日子,房车旅行、星空露营、溶洞探秘……这些时尚的旅游新项目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

武隆如今已成为全国少数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金字招牌的旅游目的地,10万群众吃上“旅游饭”,成功打造了“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范例。

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密码

荆竹村、土地乡的“鱼跃龙门”,是武隆旅游30年创业路上的一个个小篇章。“武隆旅游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风风雨雨30年,我作为见证者、参与者,有着满满的骄傲和自豪感。”回忆起武隆旅游的艰难创业路,见证了武隆文旅30年发展的文旅部门退休干部王德胜不禁感叹。

1994年,武隆提出“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方针,制定了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当年,武隆开始开发芙蓉洞,拉开了大规模发展旅游业的序幕。随后,相继开发了芙蓉江漂流、仙女山森林公园、芙蓉温泉、黄柏渡漂流等项目,对景区公路进行了改造,并在当时的县城、江口、仙女山建起了旅游宾馆等配套设施。

2007年,包括武隆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第二年就开启了以“做大游客总量、做强旅游经济”为主要任务的“二次创业”,推动武隆旅游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武隆旅游取得今天的成果,确实是党委、政府届届都有大决心,连年都有大动作,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结果,是武隆旅游人创新实干,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攀登的结果,是武隆干部群众上下齐心,‘全民兴旅’的结果!”王德胜感慨道。

打造富有创意的旅游体验地

“在天生三桥的天福官驿,‘仙女游园’‘巡捕互动’‘投壶’这些古色古香的游戏都很有意思……我是特地穿汉服过去玩的。”说起今年在武隆度过的五一假期,在重庆读大学的汉服爱好者周晨兴致勃勃。作为年轻人,她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倾向于与自己爱好相符以及富有创新意味的旅游体验地。

“创新、创意!”年轻人旅游的关键词,给包括武隆在内的所有旅游城市都提出了新挑战。

2024年正值武隆旅游开发30年,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武隆正以“三次创业”奋力交出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本月,武隆以“武隆旅游三十载·筑梦未来更精彩”为主题举办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重庆(武隆)分会场暨武隆旅游30年系列活动,开展“30年·30忆”“30年·30事”“30年·30景”“30年·30梦”“30年·30款”等评选活动。“更重要的是以30年为新起点,纵深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绿色发展创新示范区,让现代化新武隆未来更精彩。”武隆区委书记何庆说。

近年来,武隆始终坚持“两山”转化、模式创新、文旅融合,先后探索出“廊道带动”“集镇带动”“景区带动”等富民增收机制。聚焦“做深产业链、提升贡献度”主线,打造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六大文旅产业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

同时,武隆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旅游”,以高山茶叶、苕粉等为代表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以“蜂疗”为代表的生物医疗加紧建设,围绕“傲得航空”建设、蓄势待发的航空文旅城……武隆正以创业者的精神真抓实干,在多领域绘制着一幅生机勃勃的产业蓝图。

文/周文冲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小城跑出旅游目的地“黑马” “小城故事”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
中国青年报 2024-06-14
“在路上”的四川汉源 抓住“爆款”古路村 推动旅游产业化
成都商报 2024-05-16
几块钱的散装白酒贴上“特供”标签卖上千元 重庆武隆警方破获特大制售“特供”假酒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中国旅游乡村吸引世界目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1-10
武隆景区荣获携程“2023年度营销战略合作伙伴奖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