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预告|这个端午,为什么要跟随“青睐”踏入恩施秘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17:00

恩施,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这里有壮丽绝美的自然风光,有神秘多姿的民俗文化,还有独具特色的饮食风味,但这里也山高水长、行路不易,如果此生一定要去一次恩施,那就跟随“青睐”的脚步吧!

熟悉“青睐”寻访的会员一定知道,除了流连自然风光,“青睐”更多为“人文”驻足。此次我们从恩施众多的非遗文化中甄选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傩戏、吊脚楼营造技艺和西兰卡普织锦四项代表性项目,邀请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展示当地建筑、饮食、戏曲、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这是难得的深入民俗的机会,也是“青睐”一直秉承的理念——弘扬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为什么要跟随“青睐”踏入恩施秘境?这些理由够不够?

【活动详情】

时间:6月6日-12日

人数:20人

会员价:单人价5900元/人,组团价5700元/人

(二人及以上同时报名,如分别下订单,请备注上同报人的微信号及手机)

截止时间:5月19日

(扫码购买)

【活动亮点】

寻访四项非遗文化

1.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作为我国蒸青针形绿茶的典型代表,恩施玉露的生产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叶,沿袭了唐朝独特的蒸气杀青工艺,确保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很好地保持原质原色,以及“干茶翠绿、茶汤青绿、叶底嫩绿”的品质特征,被称为“蒸的好茶”。

恩施玉露还富含硒元素,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析,干茶含硒3.47毫克/千克,茶汤含硒0.01—0.52毫克/千克,含量均高于其他种类茶叶。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作为子项目名列其中。

此次“青睐”将带领大家来到发源地芭蕉乡“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的传承基地,了解并亲手体验一杯“蒸的好茶”如何出炉。

2.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

春秋战国以前,为了躲避野兽危害,咸丰土家先民在树上用树藤和枝叶组建起了“树屋”,这就是最原始的吊脚楼。元代,咸丰土家族人在建筑建造上延续了南方流行的干栏式建筑,同时吸收到了汉族的井院式建筑,从而构成了井院式木构吊脚楼。明清时期,吊脚楼发展到了高峰,尤其在丝檐、栏杆、柱础、门窗等构件上装饰精美。

咸丰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从选择屋基、备料、立屋,一直到装饰完毕,都有完备的程序和不同的技法。特别是“高杆”定位的发明,“穿斗式”房屋构架,“冲天炮”立柱的建造,十分巧妙地解决了线面、角度、承重等建筑中空修造的吊脚楼,解放了地面,克服了山地民居建造与狭窄空间地貌的突出矛盾;“翘角挑”的采檐,“龛子”(走廊)的配置,则使吊脚楼的外观形式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2011年5月23日,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睐”将驱车奔赴咸丰县,由国家级传承人万桃元亲自讲解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构造,以及“看风水”、“拜山神”、“祭鲁”、“砍梁木”、“说福事”等众多与之相关出现的民俗事项。

3.恩施傩戏

恩施土家族傩戏是在远古先民的原始宗教、特别是祭祖活动的原始歌舞基础上产生的。早期受到中原文化、特别是巴楚文化的直接影响;后期在元、明、清地方小戏发展高潮中,又受到了其它戏剧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

傩戏舞蹈动作原始朴素,但也有简单的程式要求,其表演动作主要表现在手势、步伐上。

傩戏脱胎于古代的逐疫、纳吉等巫术仪式,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表演在长期的演变中,加入了许多民间说唱成分,同时其巫术方技的痕迹仍然很明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各种法术手段与杂技巫术相结合的表演技法。

傩戏的音乐蕴含着浓厚的“巫风楚韵”,主要分为声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大类,生、旦、净、丑各行都有自己的唱腔,近八十种。在每一场表演中,人物是否穿法衣以及相应的穿衣戴帽歌都有严格的规定,哪些场次的戏必须戴面具也有规定。

作为一种奇特的原始文化现象,傩戏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为人类学、民族学、宗教民俗学和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2008年,恩施傩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

土花铺盖,最醒目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图案纹样包括了自然物象图案、几何图案、文字图案,色彩调配喜爱用暖色、用对比色,用黑白衬托钩提。2006年,西兰卡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咸丰县唐崖镇,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遗址所在地古属施州,主要族群为自古定居于此的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管辖领地600平方公里。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共历16代18位土司,计381年。城址占地总面积74万平方米,主要遗存有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桥上桥、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观遗存。

唐崖土司城址格局清晰,功能完备,保存完整,为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对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2015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穿越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长108千米,面积达300平方千米,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质景观一应俱全,被称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202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批准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具体行程安排】

6月6日到达恩施,自行入住酒店

D1 6月7日(周五)

上午:恩施—芭蕉乡寻访体验非遗项目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与国家级传承人杨胜伟和省级传承人张文旗交流,参观恩施玉露茶博物馆。

下午:恩施游览龙鳞宫溶洞

D2 6月8日(周六)

上午:恩施—咸丰寻访非遗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参观刘家院子(或庄坝村),采访国家级传承人万桃元。

下午:咸丰—唐崖游览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

D3 6月9日(周日)

上午:恩施寻访非遗项目土家族西兰卡普织锦,采访省级传承人田若兰,亲手体验织锦制作。

下午:恩施半日自由活动,推荐老城city walk,土司城或女儿城

D4 6月10日(周一)

全天:恩施—董家河

寻访观看神秘的国家级非遗文化、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的傩戏,采访省级传承人卢碧川。

游览董家河风光,返回恩施

D5 6月11日(周二)

全天游览恩施大峡谷

D6 6月12日(周三)

酒店早餐后自行退房解散

【温馨提示】

1、费用包含6晚住宿及早餐、8次正餐、嘉宾费、保险及部分景点门票(恩施大峡谷门票为多种组合方式,敬请自理)等。

2、该费用不含北京与恩施之间的往返大交通。

3、本次寻访为酒店集合解散,不含接送机、接送站等。

4、预定单间需购买单房差,1200/人(未预定单间者,如产生单房,请自行拼房或补房差)。

5、恩施各个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山路较多,车程均在1小时以上,请务必考虑自身身体条件。

6、以上行程根据天气或其他不可抗力原因均存在调整更改的可能性。

7、本次寻访活动8人成团,如到期不满不成行,退回费用。

8、本次寻访活动“青睐”拥有最终解释权。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图记 | 古寨腊月民俗迎客
新华社 2024-01-13
视窗 | 古寨丰收图景
新华社 2023-09-19
美图 | 湖北宣恩:吊脚楼前的荷香
新华社 2023-09-12
书香伴童心!大山深处 有这样一座乡村图书馆
央视新闻 2023-08-19
视窗 | “天空之镜”引客来
新华社 2023-06-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