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 | 激发她活力 创造新动能 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大咖们这样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18:12

4月27日,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激发她活力 创造新动能”为主题,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教师事务与规划院长妮娜·齐普瑟作主旨演讲。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来寄语。英雄航天员王亚平、女企业家董明珠等参与圆桌讨论,宣介科技女性前沿创新成果,分享奋斗心路历程。与会领导、现场嘉宾和春蕾女孩代表共同启动“春蕾计划—梦想未来”行动·春蕾科技女孩新周期项目,提升女童科技素养与数字技能,助力春蕾女孩点亮科技。

丘成桐:要让女科学家感到受尊重不是因为性别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微信图片_20240428183748.jpg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古今中外多位女数学家的故事。他强调,科学最前沿的研究,不是温室中培养出来的,往往是经过艰苦奋斗得出来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体系,让女科学家在完成她们第一流工作的时刻,感觉到她们得到的尊重不是因为性别,而是因为她们在科研上努力耕耘得出来的结果。”

丘成桐在发言中讲述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引起现场很多女科技工作者的共鸣。1990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大会邀请了丘成桐的朋友、女数学家乌伦贝克做一小时演讲。这是女数学家继1932年之后,60年来第二次得到一小时演讲的邀请。能在世界数学家大会做一小时演讲,是全球数学研究领域一份极大的荣誉。但是乌伦贝克打电话给丘成桐,担心自己被邀请的原因只是因为她是女性,她不想去参加会议。

“我花了不少工夫说服她被邀请的原因是她杰出的成就,与性别无关。”丘成桐说,自此以后,女数学家在大会给一小时演讲的大有增加,甚至还获得菲尔兹奖。

丘成桐表示,过去几十年来的数学,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重重突破,我们能够有效、及时处理大量数据;而生命科学、医药学等和人身息息相关领域,也处于突破的前夕。在我国,随着男女平等的看法和政策在科学界深入人心,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女性加入科学工作者的行列。她们引领风骚,和男性并驾齐驱,为中华以及世界文明增添姿彩,为全人类福祉做出伟大贡献。

王志珍:要为女性参与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微信图片_20240428183750.jpg

“我们女性不要照顾,我们要在同等条件下的平等对待。”丘成桐分享的乌伦贝克的故事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深有感触。

“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也指出,教育上的性别平等进步并不意味着行业和就业上的性别分化的自然减少。”王志珍在发言中指出,实现男女平等不仅要靠教育,而且应该重视文化和社会偏见的影响。

王志珍表示,要为女性参与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等条件非常重要,女性不需要照顾,需要在同等条件下受到平等对待。在同等条件下的女性优先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说允许孕哺期女性延长项目周期、提高女性专家评审的参与度等等措施,特别是放宽女性科研人员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为更多青年女性的科技人员获得项目的资助、开展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为培养造就更多女性科技领军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受到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极大的欢迎,而政策落实后的实际效果现在已经逐步地显示。

对于女科技工作者经常被问到“家庭和工作的合理安排和科学平衡”的问题,王志珍的回答是:“我觉得应当是由全家而绝不应该只是由女性来解决。千万不要被‘女主内男主外’的落后传统思维束缚,更不能跌入‘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这种丧失尊严的深渊,而要立志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独立地位的现代女性。”

王志珍希望,女孩子以阳光的心态、健壮的体魄,科学的生活方式,为追求自己的热爱、兴趣和理想坚持奋斗,同时得到家庭每一个成员的温馨支持。

屠呦呦:世界因科学而精彩,科学因女性而美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为本次论坛发来《致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

“世界因科学而精彩,科学因女性而美丽。”屠呦呦在信中说,“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关键变量,作为一名女科技工作者,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扎根基础研究、潜心技术攻关,创造出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为全球科技事业发展贡献了‘她’力量,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华章。”

屠呦呦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过科技创新的接力棒,热爱科学、投身科学,不断探索充满力的科技前沿,为推动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懈努力。

王亚平:要为女性提供公平机遇和广阔平台

微信图片_20240428195646.jpg

“小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变成一只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4月27日,特级航天员王亚平亮相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在圆桌讨论环节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感谢祖国发展的好时代、好平台、好机遇给了自己实现梦想、超越梦想的机会。

王亚平认为,要激发科技女性的创造力,首先要给女性提供公平的机遇和广阔的平台。在航天领域,航天员系统的总设计师、航天服的副总设计师、航天医学的副总设计师,包括航天员中心的主任都是女性。其次应以文化氛围来催生动力,航天领域多年来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文化精髓,科技女性置身其中也深受其感召和熏染,每一次任务成功都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促使科技女性在不断创新、实现突破。此外,还应打造良好的科普传播渠道。王亚平表示,如果更多科技女性能够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科普教育事业当中来,这个过程当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一定能够持续激发她们的创造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屠呦呦致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
北京女性 2024-04-29
重要论坛再举办!谌贻琴以这一身份出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对谈|杨澜对话数学家丘成桐、神秘航天员,一同“听见书的声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半两财经 | 首次举办、首发亮相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亮点抢先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丘成桐捐赠支持清华大学数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