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汉江泳思(之十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1 07:25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派兵西向直接攻秦,北路军以宋义为主将,西路军以刘邦为主将,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刘邦在西行久攻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不下、舍昌邑西行攻开封不下、再西进攻洛阳又几攻不下的情况下,听从谋士张良建议,掉头南下,攻克汉江中游的南阳郡。

之后,刘邦率军逆汉水支流丹江而上,攻克武关(今陕西丹凤县武关镇),接着在峣关(今西安市蓝田县城南)击败秦军,进而至秦都咸阳附近的蓝田再败秦军。至此,刘邦的军队先于各路诸侯到达灞上。公元前207年10月,秦王子婴在轵道旁投降,秦朝至此灭亡。尔后,刘邦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江上游的汉中。

而今回顾刘邦的西行之路,如果他没有听从张良的建议,没有在危急关头调转枪头南下,没有在汉江古道上“趁虚而入”,他能先“入关”吗?

封为汉王、封地汉中,开启了刘邦与汉江的又一次缘分。这可能就是历史的安排——西征之前,老将们普遍认为,刘邦宽厚,是有德行的长者,适合“扶义而西”,减少西进阻力,甚至能不使用暴力让秦国父老归顺,于是任命刘邦为西征军统帅;项羽为人“僄悍狡贼”“所过皆残灭”,不利于西征,因而让项羽担任北路军的次将,北上救赵。鸿门宴后,自恃兵强马壮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撕毁楚怀王定的“先入关为王”的盟约,把自认为蛮荒之地的汉中封给刘邦。项羽哪里知道,汉中其实是一块风水宝地、龙兴之地,有上天眷顾、汉水护佑的刘邦,到了汉中犹如龙归大海,从此龙行天下一发而不可收。

刘邦到了汉中,演绎出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一系列英雄故事。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长安。一江汉水,就这样见证了汉王朝的肇始与勃兴。

历史从来不重复,但往往有惊人的相似。公元8年,王莽篡位,改立为国号为“新”,刘邦开创的西汉王朝,210年后被王莽结束了。此时,又是在汉水中游的南阳,也就是当年刘邦西进、久克不下而调转枪头南下的南阳,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挑起了反王莽的大旗,开始光复汉室。

这是源远流长、厚德载物的汉水,又一次养育大汉民族生生不息。骑着耕牛上战场的刘秀,在汉业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拯救大汉霸业于不倒。

公元前5年,刘秀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山东济南市)。公元3年,刘秀父刘钦在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县令任上去世,年仅9岁的刘秀成了孤儿,被远在汉水中游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的叔父刘良抚养。

翩翩少年刘秀,来到汉江边,沐浴在汉水的灵动中。随着年龄渐长,刘秀更多感佩于当年高祖刘邦在汉水滋养下开辟汉业的刚毅、柔韧、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王莽篡位后,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支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刘秀认为,眼下正是光复汉室的绝佳时期。

公元22年,刘秀与长兄刘縯打出“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刘秀在汉水中游的宛城(今南阳市宛城),刘縯在唐白河入汉水交汇处的舂陵(今湖北枣阳)起义。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为汉光武帝,实现了秉承祖业、光复汉室的志向。

公元220年,东汉大厦在历史烟云中轰然坍塌。此时,诸侯纷起,群雄逐鹿,滔滔汉江之水,又把复兴汉室大业的命运交给了另一位刘姓后代——刘备(公元161年-223年)。

刘备出生于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为西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裔。公元191年,刘备在对抗冀州牧袁绍中立功,被封为平原县(今山东德州平原县)国相。面对当时混乱的局势,胸怀大志的刘备,奋起寻找光复汉室的道路。

《三国演义》中,有一大半的故事发生在汉江的汉中,刘备因汉水而兴、因汉中而立的故事格外吸引人。

公元219年,在汉水上游的勉县定军山下,黄忠怒斩魏将夏侯渊,刘备自称汉王。一年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登上历史舞台。再后,刘备托孤,蜀汉丞相诸葛亮继承刘备遗志,立足汉中,练军屯田,修整栈道,制木牛流马而七伐曹魏,最终鞠躬尽瘁,病逝于岐山五丈原,成为汉水绝唱。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汉江泳思(之二十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汉江泳思(之二十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汉江泳思(之二十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1
汉江泳思(之二十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5
汉江泳思(之二十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