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一家“小巨人”企业的生长之路 经开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108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8 07:06

3bt1_b.jpg

赛诺威盛北京工厂内,技术人员正在组装调试CT设备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近年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创新主体不断扩容。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经开区在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培育上持续发力,帮助更多“小而强”的“小块头”企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小巨人”企业,让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赛诺威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威盛”)是一家医学影像设备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在北京经开区已扎根12年。从2012年在北京经开区成立;2015年第一款产品上市;2019年产值过亿;2021年股改完成;2022年企业营收超3亿元,人员超300人;2023年企业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司的成长壮大立足在北京经开区,扎根在北京经开区,员工们都说:“我们是不折不扣开发区的孩子。”

赛诺威盛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注重技术改进、产品研发直击临床痛点,其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生命力。更让人欣喜是,如今,赛诺威盛已经完成了CT探测器芯片封装、核心材料精密组装技术的全部国产化技术研究,突破了“卡脖子”技术,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从设计到封装技术全部国产化应用的影像设备企业,也是国内乃至全球,少数打破传统CT检查方式,实现全身自然状态下负重位检查的企业,这将对整个骨科影像检查乃至未来临床诊疗提供引领式的解决方案。

赛诺威盛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赛诺威盛公司扎根在经开区,业务辐射全国。这和经开区优秀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赛诺威盛在成立初期,经开区就支持公司对接银行、融资机构、开发区科创基金、医疗检测等各类资源,支持公司科研投入,加快了赛诺威盛新产品上市速度。在大孔径技术新产品面世后,经开区配套的研发资金支持和“首台套”资金支持等产业政策马上对接到赛诺威盛,推动公司快步前进。

像赛诺威盛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今已分布在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之中,其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企业“小巨人”数量最多,占一半以上。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100家,专精特新企业总数760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达108家,居国家级经开区前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亦庄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800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0
北京经开区制定出台“专精特新、国高新十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9
新增13家!顺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队伍再扩容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3-12-10
广东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跃居全国第一
南方日报 2023-08-24
领跑国家级经开区 北京亦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87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