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两会声音 | 民建北京市委:建议培养更多高质量技能人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16:17

现有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在人才结构、总量、质量等方面,与发展先进制造业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凸显…… 1月20日,政协北京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民建北京市委聚焦“职技类教育”,带来《关于聚焦职技类教育融合发展筑牢北京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的提案》。

提案显示,近年来,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为夯实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北京市不断创新人才政策举措,坚持本地优秀人才自主培养和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双向发力”,吸引了一大批高精尖产业急需的国际领先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等留京发展。

民建北京市委调查发现,除高端科技人才外,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样离不开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现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体系培养的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在人才结构、总量、质量等方面,与发展先进制造业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职技类人才无法满足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二是院校本地招生普遍存在困难,近年来北京职业教育的生源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三是“学历”导向过度,“能力”导向不足,“学历”情结仍然影响了招生问题;四是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企业具有稳定性的人才队伍难度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民建北京市委提出了五点建议:

推动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引导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院校,及时应对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适当降低新课程和新专业设置门槛要求,压缩审批时间,加快技能人才供给改革。支持院校瞄准北京市急需的先进制造业、家政养老服务等领域设置专业和课程,培养更多优秀、高质量产业工人及技能人才,解决供需矛盾和结构失衡问题。

支持职技类院校开展多元招生。在加强区域协作招生方面,建议对标上海、天津等城市,扩大外地生源比例,如允许北京市的职技类院校在京津冀一体化框架内,开展协同招生,扩大河北、天津地区的招生计划,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更多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在面向企业招生方面,建议职技类院校加强与各领域头部企业合作,适当放宽企业员工继续教育的限制,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实操型技能人才。

强化职技类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融通。在解决职技类院校学历焦虑上,建议开展全市院校“结对子”伙伴行动计划,利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畅通职技类学生升学通道。在高等教育向下与职业、技工教育的融通方面,坚持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匹配度。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在加强技能人才生活服务保障方面,建议北京市进一步完善针对高技能人才的支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北京市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各方面保障服务。

加强全社会的宣传引导。建议统筹利用好各部门的宣传阵地,由宣传部门联合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统筹做好职技类重大活动、重点工作、重要时段的宣传。在重点活动的宣传上,建议充分发挥好各类技能大赛,尤其是世界技能大赛的宣传带动作用,加大对获奖选手的宣传报道,讲好“获奖选手”的成才故事,引导全社会关注技能、投身技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
人民日报 2024-05-01
北青快评 | 打造工匠学院多举措健全技能人才培育机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1
全总副主席:“重学历、轻技能”仍存在,出现“进工厂不受待见”趋势
澎湃新闻 2024-03-09
深圳目前技能人才总量超400万
南方都市报 2023-12-11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大力培育企业创新基因
工人日报 2023-10-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