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农具像扫地机器人一样好用 从人力到算力 数字化走进成都农村
成都商报 2024-01-15 13:37

■用传统的方式养鱼,鱼群突然缺氧大批死亡是绕不开的难题,而新农人的增氧设备早已在险情发生前自动开启。

■用传统的方式养猪,一个农民至多养几十头,而新农人将这一数字扩展到上千头。

■用传统的方式种地,田间地头满是农民挥汗的身影,而今田地里可能看不到一个劳作的人影。

2023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愿景。在这背后,更有“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当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被应用到最传统的农村农业生产中,或将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

数字化技术如何一步步走进农村?又为农村带来了什么?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走进成都邛崃、新津、大邑三地的农村,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解开这背后的“密码”。

数字化系统

让他的鱼儿远销全国各地

2024年1月8日上午,谢福刚的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警报”。原来1分钟前,谢福刚带记者参观他邛崃的鱼塘时,为了演示增氧机,他按下了鱼塘旁的启动键,这一举动被智能系统检测到,自动拨打他的电话。“警报”二字,勾起了谢福刚痛心的回忆。2019年夏天的一天清晨,气温骤降。谢福刚接到了鱼塘工人的电话:“出问题了!”谢福刚赶到鱼塘时,整箱鱼已经全部死亡,直接损失达十几万元,这种事发生过好几次。谢福刚痛定思痛,决定用技术来改变传统养鱼模式。

近几年,谢福刚在成都市、邛崃市两级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多次免费培训中,了解到数字化技术赋能渔业,期间多次到广东、海南等渔业发达省份考察,引进了一整套数字化渔业系统,还得到了中央财政渔业发展补助资金支持。

如今,谢福刚搭建起一套智慧渔业云平台系统,坐在办公室里或者在外地,都可以用电脑或手机实现远程对自动制氧机、自动投料机、溶解氧传感器、pH传感器等一系列设备的监测和操控。现在,他的鱼塘里不仅再也未出现过鱼群缺氧大量死亡的状况,产量和品质都得到稳步提升,产品远销上海、西藏、广东等地。

自动监控系统

一人能管理上千头猪

在新希望集团旗下位于新津宝墩镇的新好农牧有限公司,每当养殖人员唐前程来到养殖车间,看到的都是智能喂养、自动环控等一系列系统的运作,实现饲料自动运输、投喂、饮水、环境控制检测等生产运营智能化。

该公司负责人徐经理告诉记者,如果让猪群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中,其生病的概率就小,最终端上人们饭桌的肉药残量就更小。环境控制系统实现了猪舍内自动通风、调节温湿度、采暖等;自动供料系统通过多级料塔配合筛盘料线及料塔称重系统,可将不同饲料精准地供应至每头猪,全程管道运输、减少污染,从而达到精准投喂、干净卫生等投料效果;自动监控系统以5G技术为载体,用可视化的方式,精准、完整地记录猪舍内的异常情况。唐前程告诉记者,曾经在农村喂猪,一个农民至多养几十头,而今通过数字化技术,他们一个养殖人员就能够管理上千头猪。

无人驾驶农具

像智能扫地机器人一样运作

无人驾驶收获机来回作业,同样无人驾驶的运粮车在田边等待卸粮。去年5月,位于成都市大邑县新华社村的“无人农场”喜获丰收,而今,绿油油的小麦茁壮生长,迎接下一次丰收。当地社区工作人员黄倩告诉记者,无人农场所用到的器械通过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的改造后,通过北斗卫星信号和计算机规划路线,精准地实现在300亩的无人农场里走直线、调头转弯等动作。“就像是家用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在无人农场的不远处,还有一座智慧农业产业园。在这里,小王等新农人通过吉时雨数字农业公司开发的“智慧农业”APP以及监控设备、土壤监测仪,就能实现对数千亩农田的管理。他们告诉记者,“智慧农业”APP可提供从种到收再到售卖的“一条龙”服务。小王告诉记者,他家在大邑承包了数千亩农田,生产的粮食销往全国各地。

新闻多一度

从人力到算力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数字化赋能乡村的例子,在成都还有很多。例如在崇州市天府粮仓产业园,通过人工智能决策,控制温度、光照、水肥、防控病虫害等,即可种出酸甜适中、脆爽多汁的美味樱桃、番茄……例如在新都区军屯镇天星村,通过集成北斗卫星、5G+、农机无人驾驶、农业物联网等技术赋能现代农业,营造“会种田→慧种田”的示范项目。

2023年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瞄准“城乡融合”,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记者注意到,其中明确了实现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互促共兴、强化数字赋能、科技助企等重点,提出“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愿景。

谈及“城乡融合”时,成都市社科联(院)党组成员、副主席(院长)熊平表示,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推动数据、信息技术等新型生产要素加快向县域下沉,依托新基建赋能县域经济。要盘活县域农村要素资源,激活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将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交汇,促进城乡融合。

从依靠人力,到依靠算力,数字化技术正全面提升着农业生产的效率,让农业更智能化、经营更网络化、管理更高效化、服务更便捷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王拓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2024成都工博会开幕 全球600家企业参展 还有“机器人天团”
成都商报 2024-04-25
扫地机器人会像电视一样普及吗?应该怎么选?
中新经纬 2024-04-23
坚持用户价值为中心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销额登顶全球第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9
首届环卫机器人大赛举行 大批机器人来深比赛扫地
广州日报 2024-03-27
未获得欧盟监管放行,亚马逊放弃14亿美元收购扫地机器人iRobot
澎湃新闻 2024-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