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古训|别让你的人生,毁在盲目较劲上
南师国学堂 2023-12-31 20:00

周国平说:“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源自于盲目较劲。”

对此深以为然。

曾国藩则讲:“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念。”

意指做任何事的时候应专注于当下,既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忧虑,也不被当下的外部因素所牵绊,亦不必沉浸在过去不可自拔。

这也是成大事者的做事风格,不盲目与往事和未来较劲,做好当下应该做之事即可。

千万别让你的人生,毁在盲目较劲上。

01

不与往事较劲

2018年5月某电视节目录制现场,导演接连喊停,“廖智,你怎么还在笑呢?这个时候你应该是悲痛的,你要心情沉痛,你能不能难过一点。”

可廖智却说:“十年前那么困难我都没有落泪,现在生活这么好了,笑都来不及,为什么要落泪呢。”

原来,2008年汶川地震中,埋在废墟里30个小时的廖智被救了出来后,腿部受伤严重被迫截肢。

婆婆和女儿都没能被救出来,丈夫也弃她而去,原本意志消沉的她看见父母担忧的神情,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颓废,她决定重拾舞蹈。

截肢后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她就开始排练舞蹈。由于平衡感被打破,排练时经常从鼓上摔下来,以至于身上到处都是淤青。两个月后,在重庆世界小姐选美总决赛上,她的演出受到媒体一致好评:“《鼓舞》‘鼓舞’了四川人民!”

此后,她放弃舒适的轮椅,带上了假肢勤加练习,参加各种舞蹈真人秀节目,凭借精湛的舞艺征服评委和观众,出演电影,出版书籍;与此同时,她收获了新的爱情,再次结婚生子。

《大学》中有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过去的已然过去,纠结也好,沉痛也罢,这样的情绪允许出现,却不能蔓延至将来的人生道路上。

成大事者都明白,不管过去的是痛苦还是辉煌,既然发生,不可更改,让它停留在过去才是最好的选择。如若紧紧握住过去不放,双手又如何能抓住新的东西?

将过往视为礼物,好好珍藏,珍视其中的美好,吸取其中的经验,才是面对过往最好的态度。

02

不跟未来较劲

苏东坡前半生嫉恶如仇,遇到不平邪恶之事,总是“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从不管是否合时宜,会招来何种祸患。

元丰二年,任湖州知州的苏东坡因奏给皇上的《湖州谢表》被御史弹劾,侮蔑他包藏祸心,不忠于朝廷。神宗只得依法派官差逮捕他解往京师。

官差允他与家人话别,苏东坡回家见家人哭作一团,自己虽前途未卜,却还笑着讲了个故事宽慰众人。

经过审判,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擅离黄州。被释放那日,他作诗两首,其中又有“对帝王不敬”之语,写罢自嘲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到了黄州,他时常芒鞋竹杖游江,后因穷困,便亲自开坑荒地,建雪堂,移树栽花,打井挖渠。

久旱逢甘霖,他和农人一样快乐满足;发明东坡肉、东坡鱼和东坡汤,引以为豪地教人做法;井出水菜出苗,他得意得跳起来;将《归去来兮辞》重组,照民歌谱曲,干农活的时候边打节拍边唱,教农人唱。

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贬至惠州,四年,被贬至海南儋州,虽处蛮荒之地,他还是将日子过得诗意盎然,尝桂酒,做橘子酒和松酒,发明烤羊脊,日啖荔枝三百颗。

庄子说:“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苏东坡于宦海沉浮几十载,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忧患来临时,总是一笑置之,全然不想政治局势将带他去往何处,正是因为他做到了“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

未来的事情,瞬息万变,没人可以预测。对未来之事太过杞人忧天则会使人畏手畏脚,抱有过多希望则会让人盲目乐观。

成大事者都深谙,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若淡定视之,从容处之,坦然以对,方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

03

与其较劲,不如聚焦于当下

在泰州任盐仓监时,因见海堤失修,百姓面临无田可种、流离失所之患,范仲淹上书建议沿海修堤,准奏后,亲率州民历经艰险修复捍海堰,史称“范公堤”。

天圣七年,仁宗继位8年,太后仍旧垂帘听政,范仲淹便上书太后,请其还政于仁宗,石沉大海。

次年,范仲淹请求离京为官,期间,他不改忧国忧民之情怀,朝廷大兴土木时,上疏“劳民伤财”,建议停工;主张削减郡县,精简官吏;陈述朝廷直接降敕授官之危害,建议朝廷不可罢免职田等等。

太后薨,仁宗将范仲淹召回京城。时年七月,天下大旱,蝗灾肆虐,范仲淹奏请仁宗派人视察灾情,仁宗不允,范仲淹据理力争之后被派赈灾。

因郭皇后误伤仁宗之事与宰相谏诤之时,范仲淹被外放,后调任苏州知府,在所居之地兴建学府,疏通河渠,兴修水利,疏导太湖水入海。

因治水有功,被调回京城,范仲淹大力整顿官僚之风,剔除弊政,开封府一时刚纪严明。

景祐三年,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范仲淹向仁宗敬献《百官图》,指摘吕夷简培植党羽,劝谏仁宗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被贬为饶州知州。

好友梅尧臣建议他少说话,少惹事上身,他却回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康定元年,因边境战事吃紧,范仲淹受命于危难,改军制,修城池,加强守备,改要塞为城,使流亡百姓居有定所,分化西夏势力,切断敌军通路,亲率军队支援战事,击败西夏,使其再不敢侵犯边境。

范仲淹终其一生都在执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诺言,即便屡次因为谏言被贬,也从不瞻前顾后,纠结过去,或是惧怕未来,最终成为了一代贤臣,名垂千古。

曾国藩曾言:“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心中若是有理想,就要即刻行动,不因往日的失败耿耿于怀,借口等待“适当”的时机而踟蹰不前,也勿需害怕即将面临的困难而退缩,既失了先机,又挫了锐气。

成大事者都知晓,循着自己既定的目标,把握现在,专注做眼前的事,解决眼前的每一个问题,方是成事之道。

04

袁了凡在《了凡四训》中有云:“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丰子恺也说:“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昨日如同东逝水,一去不复返,惦之念之,除了徒增烦忧,再无益处;不若转身,重新出发。

今日犹如新日升,萦绕于周身,弃之舍之,只能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不如握住,一往无前。

来日好似镜中花,隔彼岸观花,虚之妄之,仿佛水中之月,虚无缥缈;不若淡然,一笑置之。

愿我们都能做个“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负”的人。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古训|聪明的人,懂得抓住命运的机会
有书 2024-05-11
历史|当苏东坡为你唱起丰收的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8
夜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06-23
历史|温八叉与柳七郎:两位“异代同调”的词人
中华读书报 2023-06-04
蒙曼:苏东坡为何能成为“顶流男神”?
中国新闻网 2023-02-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