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活动|千年博什瓦黑石刻岩画考验眼力和想象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0 16:00

博什瓦黑,彝族译音,意为岩石上的龙蛇。博什瓦黑岩画坐落于昭觉县城西南部的碗厂乡团结村博什瓦黑的南坡上,如果没有熟悉情况的凉山文旅周小虎老师带领,很难找到掩映在松树林和杜鹃林中的博什瓦黑石刻岩画。看“岩画”很讲究天光,因为这些石刻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风化磨损,所以要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去细细地辨认和端详,一旦天色暗淡,便会增加识别难度。

“青睐”会员到达博什瓦黑岩画区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在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提醒下,会员们抑制住了拍摄山谷中潺潺溪水的美景的诱惑,抓紧时间,沿着不易发现的小径,攀爬到了山坡上。跟随老师的指引,看向不同的巨大岩石,兴奋地寻找到上面的岩画。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为唐宋时代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彝族宗教文物遗迹,带着人类进入铁器时代的印记,如同活化石般阐释着这片土地上已经被岁月淹没的年代,阐释着神秘的南诏文化。据专家统计,岩画总计在16块巨石上,共有27幅,其中神佛像47尊、世俗人物15尊、佛塔2座、禽兽25个。岩画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佛像、人物、动物、植物、神话传说等。由于山路陡峭,行走困难,大家只能看到部分石刻。

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幅“南诏王出行图”。岩画中清晰可见有6人骑马出巡场面,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其中,南诏王气势轩昂,头戴高冠、高居马背,头顶上空一条巨龙腾空而舞,前后侍从簇拥,浩浩荡荡结队而行。骑马人比例准确而生动,娴熟的阴刻造“线”运用得轻松自如,凿刻了姿态不同的马和特征各异的骑马人;还有两只跟着马队脚下跑的猎狗,一前一后之间既有向前行跑的速度,又有相互呼应的生动性,而且,从狗的造型上分析是凉山彝族人特有的“土猎狗”,堪称博什瓦黑岩画群中精彩的作品之一,非常有视觉张力,也令会员们感到惊喜异常。

在博什瓦黑岩画中还有“龙”“鹰”“鱼”“龟”等诸多图腾造像,并不是很清晰,按照老师的说法,看这些岩画,既需要耐心,又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也正因此,观看博什瓦黑岩画也让“青睐”会员们十分兴奋,那隐约可见的线条考验大家的眼力,恨不得人人都是“火眼金睛”,不时传出,“啊,这是菩萨的脸吗?”“这是马的一只蹄子。”“学术研讨”氛围浓烈。

从西昌市区前往博什瓦黑的路途并不近,当天罕有车辆前往这个区域。听老师介绍,这里即将结束纯天然状态,会被文物保护部门保护起来,这也令“青睐”会员感到欣慰,毕竟这些岩画如果得到更为精心的保护,才能永远反射着历史深处的光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寻访|当观众和演员的想象力在剧场上空汇聚时 可能戏剧就产生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9
活动|千年博什瓦黑石刻岩画考验眼力和想象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0
活动|除了看戏,我们还get了这些—— 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巧舌如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0
活动|除了看戏,我们还get了这些—— 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巧舌如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0
活动预告|大凉山·戏剧之旅,我们打算这样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