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随350余件名家珍品走进国博,特展寻迹巨匠风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0 16:00

20世纪,沧桑巨变,群星闪耀。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大地上涌现出众多耀眼人物,他们为中国文脉的赓续和文明的复兴,筚路蓝缕、钻坚研微,谱写出一部恢弘而豪壮的不朽史诗。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通过“笔墨精神·美术书法篇”“自铸伟辞·文学国学篇”“锵金铿玉·戏曲戏剧曲艺音乐篇”“培根铸魂·教育体育篇”“功勋百代·科技教育篇”“妙手仁心·中医篇”六个篇章,精心遴选了350余件名家珍品,带领观众领略大师的人生成就和巨匠风骨,感受他们艰难的上下求索和动人的家国情怀。

观展·亮点

入党书信:字词之间流露程砚秋真情实感

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短短几句话把表演艺术情理艺和真善美的关系说得透彻了当。展览在戏曲戏剧曲艺音乐篇呈现的艺术家们个个身怀绝技,创作家们则各有绝唱。不过,程砚秋的展品却与表演无关,而是几封往来书信,呈现了他的入党历程。

1949年1月,北平刚刚解放,周恩来一天三次的拜访让程砚秋深受感动。此后,程砚秋率剧社下农村、进工厂、到部队,积极参加慰问演出。所到之处,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他感触颇深,让从不问政治的他逐渐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为真切的了解,不禁心生向往。

1957年初,程砚秋作为人大代表团成员之一访问苏联,与周恩来和贺龙在莫斯科相遇。程砚秋在谈及自己的入党问题时,周恩来主动提出愿意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后来程砚秋才知道,这是周恩来自1927年介绍贺龙入党之后,30年来第一次做入党介绍人。

贺龙为介绍程砚秋入党事给程砚秋的亲笔信

1957年11月13日,程砚秋收到入党介绍人周恩来写来的信。在信中,周恩来把自己在程砚秋入党志愿书上写下的意见抄送给他:“程砚秋同志在旧社会经过个人的奋斗,在艺术上获得相当高的成就,在政治上坚持民族气节,这都是难能可贵的……在他被批准为预备党员期间,他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力图与劳动群众相结合,好继续克服个人主义思想作风,并且热心传授和推广自己艺术上的成就,以便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发扬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精神。”他还为程砚秋题词:“提高自己的阶级觉悟,发扬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精神。”

为介绍程砚秋入党事给程砚秋的亲笔信

程砚秋为入党事给周恩来总理的复信

收到信后,程砚秋十分激动,“不知应用何语言来回答”。在回信中,他写道:“请放心罢,我永久忠诚遵守党的一切,有信心为人民去工作,不会使您失望的。”

从牛到爱:德智体“三强”一生践行这四字

钱三强是享誉世界的杰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卓越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33年,父亲钱玄同写给他的“从牛到爱”手书,是他生前最珍爱的物品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钱三强都会把这幅字带在身边。这几个字也成为他一辈子的座右铭。在钱三强去世后,子女们还特意将这四个字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钱三强父亲钱玄同为钱三强题写的“从牛到爱”(复制件)

展厅里,不少观众被这四个字所吸引,想探究其背后的深意。钱三强之女、北京大学教授钱民协揭秘:“我爸爸是属牛的,我爷爷就是希望他能发挥一股子牛劲儿,在科学路上,自己往前闯,并希望他能在学业上不断进步,向牛顿、爱因斯坦学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钱三强”并非他的本名。钱玄同曾为他取名钱秉穹,意为秉性纯良,志存天穹。上中学时,钱三强十分爱好体育运动,同学给他取了外号为“三强”。钱玄同得知后认为,“三强”这个名字不错,可以理解为“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很强”,因此建议他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一个小细节足以看出家庭氛围的开明。

与这幅字一同展出的还有钱三强的手稿。在这份以《锻炼身体、扩大视野、培育拼搏精神》为标题的手稿里,钱三强回忆了自己的家庭:“母亲既是慈母又对我管教很严”,“父亲经常晚上在一对白蜡烛光下看书、编讲义、写文章到深夜。”

九方皋相马:罕见“缰绳”映照徐悲鸿内心渴望

徐悲鸿画马,几乎无人不晓。展览展出了他的名作之一《九方皋》:画面中间,潇洒不羁的黑色公马正扬蹄撒欢儿,与另外两匹温驯的马形成对照;黑骏马的身旁傲然站立着一位老者,他一手叉腰,直视骏马,目光沉静,无视画面中其他人的讥笑,胸有成竹却不动声色。

画作讲述的是九方皋相马的故事。都说伯乐善于相马,伯乐心中有比自己更厉害的相马者,那就是九方皋。秦穆公欲求“天下之马”时,伯乐向他推荐了九方皋。奉命寻找一番后,九方皋向秦穆公禀报,自己在沙丘找到了“天下之马”,此马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然而,秦穆公派人取回的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斥责伯乐推荐的人连公马母马都分不清楚。伯乐却感慨,九方皋不为马的外表所迷惑,看到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试骑之后,九方皋相中的马果然是“天下之马”。

徐悲鸿《九方皋》

画作创作于祖国危难之际,当时日本军阀嚣张地践踏着中国大好河山。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徐庆平曾这样描述父亲在画中埋藏的深意:这幅画寄托了徐悲鸿对发现人才的渴望;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既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也需要像九方皋这样具有识别人才本领的伯乐。

值得一提的是,徐悲鸿笔下的马大都是奔放不羁的野马,《九方皋》中的黑马却佩戴了缰绳。对此,徐悲鸿曾解释:马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者制。

鲁迅像版画:《可爱的中国》背后的生死相托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令人耳熟能详的文学家无疑是被人们简称的“鲁郭茅巴老曹”,即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展览中,六位文学巨匠的作品、手稿悉数登场,带领观众重温经典文学的魅力。然而,让很多观众感兴趣的却是一幅鲁迅的木刻版画。

版画中,坐在书桌前的鲁迅左手捏着书稿的一角,右手握拳砸向桌面,目光凝重而坚毅,似乎刚刚愤懑地读完书稿;桌上的碘酒瓶格外醒目。版画背景是方志敏写下的《可爱的中国》,为我们猜测鲁迅正在阅读的书稿提供了线索。版画下方的几行文字摘自唐弢《同志的信任》,几乎成了版画最好的说明:“……灯下,他郑重地打开纸包,按照那封信里指明的记号,把右角上用墨笔点了两点的一张毛边纸拣出来。那是一张空白毛边纸。鲁迅先生用洗脸盆盛满水,滴入一点碘酒,把纸平放到水面,纸上立刻现出了淡淡的字迹。”

展厅没有展出的文章的下一句话是:“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1935年1月方志敏被捕。他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等文稿。如此重要的文字材料应该托付给谁?方志敏想到了鲁迅。事实上,鲁迅是否转递过《可爱的中国》手稿,在学界有一定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鲁迅曾转递过方志敏在狱中所写的文稿。

其实,方志敏与鲁迅并无深交,何以会将文稿托付给他?唐弢在《同志的信任》中写道:“虽然彼此并不认识,然而他(指方志敏)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深信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观展·解码

展览出自抢救性文化工程

“百年巨匠 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基于“百年、百人、百集”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这一重要抢救性文化工程,展示了100位大师的人生成就和巨匠风骨。

纪录片《百年巨匠》是我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旨在通过纪实影像引领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深入领略大师风范,汲取思想智慧,厚植家国情怀。

纪录片分为美术、书法、音乐、文学、科技、建筑、教育、体育、非遗等篇章,已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文化品牌。

观展·提示

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南1、南2展厅

票价:免费,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预约参观

展期:至11月30日

周边:《百年巨匠》系列丛书

北京晚报 | 记者 牛伟坤 邓伟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纪念展开幕,114件展品亮相清华艺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3
古今中医药学家巡礼展开幕,66件展品演绎20位中医药学家事迹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20
350余件展品全方位呈现百年史诗,“百位大师风采特展”延展至月底
中国新闻网 2023-11-04
“安徽文房四宝展”园博馆开展 多件文物珍品首次进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3-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