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专家学者热议粮食安全:水产是开发空间广阔的“超级食物”
澎湃新闻 2023-11-05 07:19

粮食安全是关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话题。当前,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

近日,以“创新农业 共享未来”为宗旨,以“粮食安全与未来农业”为主题的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平谷开幕。来自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学家、农业高校校长、企业家与创业者通过多场论坛,共同探讨如何应对世界粮食危机。

与会嘉宾认为,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威胁、疫情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局势使各国发展面临风险,并导致饥饿人数急剧增长。要消除饥饿,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制度创新以及国际社会的合作。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浩宗表示,过去100年来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有60%来源于种子技术的进步。我们必须探索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科学地挖潜力、增效率、减损耗,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出品率和营养功能。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特别强调了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技术、智能设计技术,为现代种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平台化、体系化建设,规划最佳的资源投入、最佳的技术配给,在农业上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他同时还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样不可或缺。

此外,当前世界上的主要畜产如牛、羊、猪等,都面临能量转化效率低等问题,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指出,加强畜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用粮的效率,首先是提升生产效率。以生猪为例,我国养猪业的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的平均水平为21头,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刘永好认为,应加强数字科技应用,政产学研协同,推动数字科技服务于粮食安全。去年新希望开展了7个数字灯塔项目,覆盖养猪场、饲料厂、乳品厂、冷链物流等场景。通过生产全在线、全实时的数字化,提升了生产和管理的效率。近一年来,随着数字大模型技术较快发展,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农业。他同时表示,解决好粮食问题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不同时期保证粮食安全的内涵外延有所不同,需要市场主体、政策体系和科技体系与时俱进,动态调整。

除了增加产量之外,农业科技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调整食物结构。

2021年世界粮食奖得主Shakuntala Haraksingh Thilsted向大家介绍了水产食品的重要性,她认为水产是开发空间广阔的“超级食物”,建议世人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水域:“已知的水产食品就有上千种,富含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这些食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捕捞的、养殖的、咸水的、淡水的……单是品种繁多的藻类就既可以作为健康食品,也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和生物能源。”她提到,国际社会需要系统化地研究和推动食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与转型。

科技发展与制度保障是防止饥饿工作的两翼。越南农业部前部长、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董事长高德发表示,越南能从一个粮食进口国发展成最大的水稻出口国之一,一方面靠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另一方面则是靠农业体制改革。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则指出,应对粮食安全挑战,需要世界各国集体行动,并通过创新来实现目标。一是要从治理角度出发,国际社会、世界各国都要制定政策措施保障粮食供给;二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构建新型商业模式,保障粮食安全;三要呼吁更多的企业积极推动全球粮食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共同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四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五要明确各方责任,共同承担共同解决;六要努力开拓粮食供应的新来源。(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李昌瑞)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BJ30混动车油车价打透“质价比” 北汽将“品质平权”进行到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3
北京市2024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级中等学校名单公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经济日报 2024-05-14
经济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经济日报 2024-02-04
人民日报: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人民日报 ​ 2024-01-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