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最高法:今年1-9月 帮助1000多家企业通过重整和解实现重生
央视新闻 2023-10-10 22:38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介绍,近10年来,民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7倍,在企业中占比增至92.4%,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高质量的重要基础。

针对一些民营企业因受结构性调整、行业周期等影响陷入困境的情况,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完善“府院联动”和配套制度,依法拯救陷入财务困境但有挽救价值的民营企业。 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利用破产重整、和解程序中的中止执行、停止计息、集中管辖等制度功能,及时保全企业财产、阻止债务膨胀,通过公平清理债务获得重生,通过经营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1-9月,全国法院受理破产案件19797件,审结11517件,化解债务1.08万亿元,帮助1000多家企业通过重整、和解实现涅槃重生。

防止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

在现实中,民营企业家最为担心和害怕的就是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或者是过度采取执法措施,造成企业巨大损失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法院处理涉企案件,要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准确把握经济违法行为入刑标准,防止以刑事手段处理民事纠纷。对于法律界限不明、罪与非罪不清的,应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

正确处理民刑、行刑交叉案件,严格区分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参与兼并重组与恶意侵占国有资产的界限,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防止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该依法宣告无罪的,坚决宣告无罪。要审慎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符合法定条件,可以不羁押的,就允许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管理。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规范诉讼保全措施,加强执行监督。坚决杜绝超标的查封、乱查封,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要进一步完善对“困境”企业的执行措施,包括对濒临破产企业的司法重整。

文/记者 张赛 李明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去年宣告16家企业34名企业主和管理者无罪 最高法:坚决纠正把经济纠纷当犯罪处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0
最高法报告:有力支持民营企业反腐败、“打内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最高检:民企内部人员犯罪破坏民企发展环境,有必要依法惩治、积极预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3
最高法:已经成立专门工作组,研究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0
最高法发布意见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央视新闻 2023-10-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