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闭幕 银发族追星养老“黑科技”
广州日报 2023-09-19 11:06

9月15日,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整个周末,大批银发老人来到展会现场,观摩各种新鲜的养老科技和产品,展厅内人头涌涌,好不热闹,连组委会工作人员都表示始料未及。

据记者现场观察,这次智慧养老展展示了大量最前沿的智慧养老科技,仅新品首发就超过20项,还有各种创新的养老模式和平台。面对各种贴心的“黑科技”,老人家们也如同孩子似的,一件件的试玩、尝鲜,面对各种新鲜的养老方式,老人家们也一样样不厌其烦地去咨询、聆听。

人们往往觉得老年人群体跟新科技、新模式有天然的疏离感,但这次展会上,爷爷奶奶们正用他们的行动来给新技术点赞。智慧养老展会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不是老人家不喜欢新科技,而是那些新科技没有切中老年人痛点。

爷爷奶奶成为科技追星族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腾讯、优必选、作为科技、鲜时代、怡康养、国实智能、南科大等大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均选择在展会期间发布新品。当“黑科技”是专门为了老年人而设计时,爷爷奶奶也成了“黑科技”的追星族。

现场最受银发族欢迎的还有智慧养老场景样板间,这里展示了智慧养老科普教育、医养结合、适老化改造等内容,很多老人家在这里流连,希望把每一样产品都尝试一遍。样板间一进门就能看到可以帮忙喂饭的机器人。桌子上摆放着养老智能终端,可实现智慧助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居家服务、健康管家、社区活动、紧急呼援等功能;在茶几上摆放着深业健康家的各种智能小仪器,可进行定位、监测等;走进卧室,床具也是特地为老人定做的,可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防范各种疾病;在卫生间,热水器还可以实现防摔语音呼救,连马桶也能监控身体指标……

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了一款银发辅抱式移位机,这是针对失能老人的智能化照护产品。这款产品可将失能老人在室内抱起转移。有照顾老人经历的人应该都对这个动作的难点深有体会。移位机优化了传统的抱起动作,采用半环绕背负曲线和二段配合抬升设计,可以轻松把老人抱起,并轻松在轮椅、马桶、床等多场景转移,提高护理效率和老人移动的安全性。

产品经理高杰告诉记者,“我们把这个产品给到托养中心里一个摔倒后的老人,他的老伴儿一直说好,‘终究一天,我老伴儿要跟我一起回家,那回家之后我没有办法搬动他了,我只能给他上纸尿裤。如果有这个移位机,我就可以搬他去浴室去卫生间了,这个事情就太好了’。”

如今的智慧养老产品早已不是单一的设备,产品背后往往都搭载了智慧系统,能为老人提供各种数据监测。比如这套移位机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调整至老人舒适的参数,并实时进行安全监测,它可以实时记录老人的心率、血压、体重等生命体征,并整合居家、养老机构、社区等医疗资源,更好地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慢性病辅助治疗。

优必选在展会上也展示了一款代步机器人,一名老人坐在智能代步机器人上,按动扶手上的遥控器,就可轻松驾驶,在驾驶中遇到障碍物时,还有主动刹车功能。

新技术引领养老模式的创新

摄像头自带AI检测能力,当发现老人摔倒时马上向家人、邻居、社工和村委求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互助养老;打造“老幼融合”的养老托育项目,让老人和小孩同时得到照顾,实现“一老一小,代际融合”……记者在展位上看到,在科技赋能之下,养老模式创新引领着这一轮智慧养老的新风潮。

记者在现场看到2022年在韶关市启动的乡村振兴项目“腾爱兴村帮镇”。这个项目从科技助老、互助养老等方面提出农村养老整合式解决方案。其中有一个产品叫“隐形护理员”。这是一个特别的摄像头,它能用AI检测能力及时发现老人摔倒等安全风险事件,然后通知老人子女、邻居、村医、村互助养老社工、村委及时开展救助,守护农村老人安全。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跌倒已成为造成老年人伤害的“罪魁祸首”,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摔倒,其中一半是60岁以上的老人。“隐形护理员”能够通过前、后端的AI算法、云技术和物联网,准确识别老年人安全状态,在其发生跌倒或需要呼救时主动发出警报,以便看护人员及时采取救助,识别准确率在90%以上。

而这个产品的背后,是一套打通了家人、邻居、村医、社工和村委的信息化系统,当老人家被发现摔倒时,马上能得到救助,让互助养老真正切实可行。目前这套系统守护能力已覆盖上百乡村,提供养老服务超过3万人次。

展会上,记者还看到了宝安区航城街道南航明珠花园的“一老一小”融合项目,跟普通的养老院和托儿所不同,这个服务中心首次把长者服务站和普惠型托育园放在了一起。这里有阅读中心、康复中心,有各种老幼融合的活动课程,老人和小孩一起来到服务中心,既能享受到各自合适的项目,也能一起其乐融融共叙天伦。

在展会期间还有一大批养老重大平台正式发布。深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深圳市智慧养老呼叫中心在展会正式启用。平台高效实现智慧助餐、15分钟养老服务圈、居家社区活动管理、机构养老房间安全监测、家庭床位健康管理、家庭床位安全监测、上门服务工单视频连线、数据大屏层级监控8大智慧场景。

记者观察 为了获取数据,工程师一年摔了36000多次

“合适”是很多问题的关键。一如老年人与“黑科技”。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面,往往觉得老年人群体跟前沿科技有天然的疏离感。但近日在深圳举行的智慧养老展却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答案,当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是真正为老人而设计时,爷爷奶奶们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黑科技”点赞。

合适,是因为贴心。人是情感动物,当一个科技产品与爷爷奶奶们产生了共鸣,两者就产生了天然链接。要产生这种共鸣,“黑科技”必须切中老年人的痛点,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一个帮助农村空巢老人的乡村振兴项目中,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农村空巢老人其实比城市更难管理,他们一家一户都离得很远,万一有意外更难被发现。于是针对这种情况,项目团队有的放矢,用技术力量为引领,构建互助养老新模式。这才是真正贴心的科技,而不是在实验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玩噱头换概念虚头巴脑的骗钱玩意儿。

这次展会上的一个画面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皓首与黑发凑在了一起,年轻人耐心地向长者们讲解各种新鲜的产品、技术、理念和模式。让这些“黑科技”落地到老年人的生活场景,离不开懂技术有爱心的年轻人。在采访“隐形护理员”项目时,腾讯SSV银发科技实验室运营负责人王楠告诉了记者下面一个细节。

年轻的腾讯数据工程师们是用业余时间进行算法开发的,如何让电脑识别老人摔倒的行为,是这套AI算法的核心。但是AI算法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老人摔倒的数据,所以我们的小伙伴只能在摄像头面前自己摔倒,在一个小房间里,他们在一年内自己摔了6000多次。”王楠说,“有了这6000条摔倒的数据,才训练出算法的雏形。”后来,项目组跟深圳15家养老院合作,经过几年的打磨,这套产品才走向了成熟。

最年轻的脑袋,在服务最年长的人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整个养老产业兴旺发达之时,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个产业中来,老人家能安享晚年,年轻人有了生计也得到心安,这也是国家发展养老产业的题中之义。

文/王纳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AI+养老”照亮现实 北京经开区搭建全市首个智慧养老健康监测场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7
中国“银发族”追逐老年潮生活
中国新闻网 2024-05-05
养老服务业迎新春热潮 青年守护“银发族”家味年味
中国新闻网 2024-02-11
工信部:培育壮大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2
“银发族”成为最活跃的旅游群体之一 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6-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