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工行北京分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再谱金融兴农助农新篇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10 10:02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的二十大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做出重要决策部署。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市情农情,主动融入农村市场,创新涉农金融产品,深入实施总行城乡联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乡村金融服务新模式,切实践行大行责任担当。

截至2022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近850亿元,较年初增量超百亿元,增幅超20%;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46亿元,增幅超50%;创新涉农贷款增信方式,落地首笔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新增发行乡村振兴主题卡超25万张,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48家,上线工行“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的乡镇街道超50户,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持续深化,乡村振兴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工行北京分行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决扛起服务“国之大者”的金融职责,努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该行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组织推动,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切实为金融兴农助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打造“普惠行 乡村兴”乡村振兴党建品牌,以总行“工银普惠行”普惠青年先锋队为主阵地,打造“乡村振兴+”党建服务形式,助力金融服务创新,通过锻造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引领力、创新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为涉农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坚持合作为基,畅通乡村振兴“大动脉”

乡村振兴业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需要内外部机构加强沟通交流,打破机构壁垒和信息茧房,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畅通乡村振兴“大动脉”。

银政合作方面,积极与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开展联学共建,作为首家与市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商业银行,2022年又先后与密云、顺义、通州区农业农村局签订合作协议,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创造良好条件。

银企合作方面,加大对源头性客户、重点场景、批量式获客项目创新力度,针对核心企业客户,一户一策设计专属特色场景融资方案,靶向施策解决不同类型客户融资需求,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超75%。银担合作方面,与北京农业担保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信贷直通车”项目六家重点支撑银行之一,联合农担公司推出多款涉农专属产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与北京首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实现系统直连,完善全线上业务操作流程,提升客户的体验感。银保合作方面,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数据的开发利用,加强资源贡献和业务融合,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对涉农信贷的支撑作用,放大金融支农惠农效应。银校合作方面,联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专题讲座,利用“外脑”智库赋能涉农金融业务发展。

坚持产品为要,夯实乡村振兴“压舱石”

由于农业弱质性特点,涉农信贷服务始终面临数据缺、成本高、风险大的难题。涉农企业因主营业务减税免税、账户结算数据积累不足等问题,很难纳入银行白名单,涉农贷款投放的难题集中在客户收入难以准确核实、经营风险大、收益低、贷款不良发生后追偿周期长等环节。

针对客户痛点难点问题,该行持续加强产品创新,推动科技与业务“煲汤式”融合,积极依托工行强大的科技力量,打造更加集成、智能、高效的业务流程。创新涉农专属信贷产品,持续扩大涉农企业金融覆盖面,推出农保e贷、托管种植贷、农信互联助农贷等6个个性化涉农信贷产品,截至2022年末,融资申请超100户,融资余额超7000万元;涉农供应链金融以“链式信用”取代孤点信用,将优质主体的盈余信用链式传播覆盖至产业链整体,提升了信用不足主体的金融可获得性,为链上主体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促进全产业链均衡增值。该行涉农产品运用“数据+模型”的方式驱动授信投放,利用大数据筛选优质客户,通过白名单管理模式,借助涉农担保公司专业能力甄选优质客户,提高普惠涉农贷款投放效率,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在风险防控方面,借助工行总行乡村振兴大数据管理平台,整合全行涉农领域大数据资产,实现各专业涉农数据有效归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赋能应用,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提升乡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精准度。积极响应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起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要求,探索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卫星遥感等技术在乡村金融服务领域应用场景。利用外部信息和内部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和风险筛查,完善信贷产品模型,降低风险,贷款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态势。

坚持服务为本,释放乡村振兴“新活力”

工行北京分行坚持“多渠道协同”,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多层次、立体化服务格局,不断延伸农村金融服务半径。全面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在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乡村农户金融需求基础上,线下线上相结合为乡村客群提供生产、消费、民生场景金融支撑,累计在密云、怀柔等郊区县域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48家,满足农村县域客户各项金融服务需求。

构建线上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服务三农专属“兴农通”APP,构建“民生、代理、村务、撮合”四位一体的线上综合化服务体系,为农村客户搭建便捷金融服务的“新超市”、数字化生产生活的“新农具”、汇集涉农生态场景的“新平台”,目前已实现北京地区县域物理网点全覆盖,惠及近300万人,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高效的金融服务,提升了乡村生活的“便利性”“宜居性”。推动工银“兴农通”品牌进乡村,以金融服务为基础,进一步提供消费帮扶和产业帮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内涵不断扩大。积极开展“兴农撮合”“服务千村•陪伴万户”“万企兴万村”“千链万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项行动等系列“融资+融商+融智+融链”活动,助力平谷大桃销售10万斤,让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服务、新成果持续走进乡村。

加强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稳产保供,持续加大对首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服务力度,为中粮集团、首农集团、京粮集团等涉农民生企业提供各类融资支持,融资余额近200亿元,北京地区同业第一,积极支持首都稳定“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保障“大民生”。聚焦“农业中关村”建设,助力农业科技发展,大力支持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村绿色等领域发展,为通州种业、三元种业、峪口禽业等40余户国家重点农业种业企业近20亿元资金支持,助力一批农业科技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以金融力量支持国家打好种业翻身仗。

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宜居宜业环境,在助力农村绿色发展方面,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短缺、河湖天然补给水匮乏的情况,为一大批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助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满足首都人民和企业的用水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累计超20亿元,支持了顺义、密云、延庆等多个区域污水处理、道路建设项目,有效助力村容村貌提升。

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全力促进共同富裕,是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工行北京市分行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立足新起点,锚定新目标,激发新活力,以金融力量助推农业振兴、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努力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主力银行和乡村客户满意银行,奋力书写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引来金融“清泉水” 浸润京郊“致富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3
构建数字引擎 践行金融普惠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6
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工行北京分行多措并举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8
金融“活水”浇灌乡村产业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服务乡村振兴再出实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7
沃野田畴绘新景 和美乡村入画来 北京农商银行执金融之笔书写首都乡村振兴新篇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