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祥和年、家国情、文化味 东城区红色革命旧址举办迎新春系列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4 17:13

为进一步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近期,东城区开展了系列迎新春活动。

微信图片_20230114171048.png

1月12日,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东城区委宣传部举办“玉兔送福”红楼邀您贺新春活动,与观众一起听党史、写福字、贺新春。

活动现场,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郭孟祥、刘楣洪、方放和北京书协理事袁永齐共4位书法家共同书写饱含着美好寓意的春联和福字,向参加活动的市民送上兔年祝福。东城区模范榜样人物、新时代好少年和东华门街道、景山街道的居民代表,围在铺满对联纸的长桌边,欣赏书法家们挥毫泼墨,领取春联和福字。

活动前,观众和书法家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的6处旧址复原。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党的创始人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中,大家认真聆听讲解,被革命先辈为国家和民族的付出精神深深感动。

在现场,“北京榜样”、安定门街道居民赵金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用这种方式迎接新传佳节,感觉很有意义。”东城区新时代好少年、金台书院小学五年级学生任棉泽说:“我的太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爸爸妈妈也经常给我讲革命先辈的故事,我也要继续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1月13日,“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在北大二院旧址二层“初心课堂”授课,带领青少年制作面人生肖兔,迎接癸卯兔年的到来。

郎佳子彧为观众讲解了面塑技艺的由来与传承,把特制的面团分发给大家,开展手把手实操教学,讲解制作技巧、要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接过面团,全神贯注地制作,面团在一双双小手中幻化变形,成为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兔子”。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互相分享、相互欣赏。

”95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自幼受家庭熏陶,把承袭传统技艺与时代热点相结合,用传统技艺融汇古今。疫情期间他用“百毒不侵诸邪退散”“巾帼”等作品致敬抗疫天使;冬奥会期间他用面塑创作了冠军人物和吉祥物,还为外国元首现场展示冰墩墩创作,大受赞赏。如今他在新媒体平台累计粉丝已超200万,成为青年非遗传承人的代表性人物。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联合持续举办“玉兔迎新春”——非遗带你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除了可以“捏面人”,还有“迎春送福”书法活动、“国风雅韵”古琴赏析、“印桃符”雕版印刷体验等活动,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前往体验。活动从小年前夕持续至正月十五,让兔年春节更具“文化味道”。

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用好、用活、用足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教育功能,不断创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美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姿态在新的一年勇毅前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民众齐聚山西百余年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革命先烈
中国新闻网 2024-04-02
中共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已接待参观超600万人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1
红色基因永传承 东城区景山街道开展寻访红色印记主题党日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30
听党史、写福字,“玉兔送福”贺新春 北大红楼邀请书法家为市民写春联贺新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3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成央视《五湖四海·正青春》主演播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