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七家镇|李万军:一封感人“家书”,一份榜样力量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2022-11-29 12:56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北七家镇有这样一个身影:他总是逆流而上,挺进战“疫”最前线;他“随叫随到”,顾不上陪伴家人,为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他就是北七家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李万军。

一封撤回的“家书”

“亲爱的爸爸:              

我们已经两个多月没有相见了,我很想您。那天,我得知您要去抗击疫情,一半激动一半恋恋不舍,我真的很希望能跟您一起去啊!也能为抗击疫情作出一份绵薄之力。             

从和您的通话中,我知道您工作辛苦忙碌,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但我也深知您热爱这份工作,您的一言一行,都在为我作出榜样,让我下定决心成为像您这样的人••••••” 

这是10岁的李梓轩,写给爸爸李万军的一封“家书”。

看到这封信时,李万军正和同事在办公室核对防疫物资。读到一半,他再也忍不住,匆匆起身冲出办公室,眼泪夺眶而出。

“当时内心百感交集,一方面是因为不能好好陪伴儿子有些愧疚,另一方面也觉得特别骄傲、欣慰,因为孩子长大了,能体谅父母的辛苦、体会到我们这份工作的不易。”李万军说。

其实,李梓轩将这封手写信拍给爸爸,却又悄悄点了“撤回”。“他不好意思这么直白地跟我表达感情,还好我手快保存了。”李万军笑着说,当他把这封令自己感慨万千的“家书”晒在朋友圈时,李梓轩害羞地留言道:“哎呀,您赶紧删了!”

在李万军心里,儿子是一个感情内敛的孩子,父子俩每次打视频电话,李梓轩很少表达出想念。李万军内心是有些诧异的,“如果没写这封信,我根本不知道他其实很想我。”

他还从妻子口中得知,儿子在家里时,会因为太久没见到爸爸偷偷落泪,但又担心说太多会影响爸爸的防疫工作,所以打电话时从来不肯说“爸爸,我想您了!”。

一份传承的榜样力量

两个多月里,李万军与儿子的作息时间很难对上。李梓轩放学时,李万军在忙,等他忙完了,已至凌晨,儿子早已熟睡。父子俩常常两、三天才能通话一次,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李万军也会提到自己的工作内容。

“爸爸有很多保障工作需要做,需要24小时待命,这段时间不能好好陪你。你要懂事,在家里多帮妈妈分担……”父亲的叮嘱,全都被李梓轩默默记在了心里。

在爸爸的影响下,李梓轩成为了一个小男子汉。在家中,他总是主动帮妈妈做家务;在外面,他非常乐于助人。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社区的爷爷奶奶搬重物上楼……

“我想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能帮助身边人的男子汉。”李梓轩骄傲地说道。

一名“战疫”前线的模范“老兵”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李万军始终冲锋在前,他是疫情防控歼灭战中的一名“老兵”。

宏福苑社区出现确诊病例,他在战“疫”一线坚守26个日日夜夜;确诊病例曾到访过名流花园社区,他又临危受命冲锋在前••••••后来,每当北七家镇出现确诊病例,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向领导请命:“让我去吧,我有经验!”

李万军认为自己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时间长、经验多,能在村居防疫形势严峻时,以最快的速度给出最合理化的建议。

同时,作为科室负责人和一名入党11年的老党员,他认为自己理应事事冲在最前,“我应该为年轻同事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我是党员,我先上!”李万军始终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

文/北青社区报 徐京豫

编辑/赵亚辉

相关阅读
寻访|吴玉章的一封亲笔信记录了新中国汉字简化历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9
春兰杯 | 李轩豪遭零封无缘世界大赛首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9
李轩豪拿下百万奖金 下个目标世界冠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27
朋友圈|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6
凌晨5点院长一封信为啥引围观?我们不是在孤独地奋斗着
大河报 2022-03-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