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壹现场丨多次海外“代购”违禁药品 一女子犯走私毒品罪入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19 17:45

女子代购管制类药品发往国内,以此获取高额利润。4月19日下午,北京朝阳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这起海外“代购”药品涉嫌犯走私毒品罪的案件,王某因多次从国外向国内邮寄违禁药品,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女子王某长期在日本生活,她发现在日本的药店可以买到一些国内购买不到的安眠类药品,于是便萌生了“代购”药品的念头。王某知道其“代购”的部分药品在国内属于管制类精神药品,但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仍抱着侥幸心理多次从日本批发精神类药品后邮寄到中国境内。

2021年9月19日至27日间,王某陆陆续续向国内邮寄了多包药品。

公安机关在首都机场北京邮局海关和中国邮政回龙观支局等地起获了王某邮寄的5个包裹,并在包裹内发现可疑片剂138.23克,可疑片剂中检出了依替唑仑、氟硝西泮、三唑仑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2021年11月24日,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公安机关从王某住处起获可疑片剂0.45克,经鉴定为依替唑仑。

在庭审中,王某表示认罪认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多次从境外邮寄国家管制的精神类药品入境,其行为已构成走私毒品罪,且属于情节严重。鉴于王某归案后如实供述了所犯罪行,自愿认罪认罚,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最终, 法院一审判决认定王某犯走私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四万元。

案件主审法官杨妮提示,近年来一些国外药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海外代购”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但部分国外药品含有违禁成分,长期使用会使人形成瘾癖,危害身体健康。一方面,如果患者有用药需求应通过正常渠道购买药品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品;另一方面,部分国外药品为我国严格管制的麻醉类或精神类药品,属于毒品,随意代购、买卖可能构成毒品犯罪,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Qnews|男子使用麻精药品迷晕多名女性后强奸、强制猥亵 被判无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男子从国外网购迷魂药后被抓获 触犯走私毒品罪获刑8个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Qnews|向吸毒人员出售管制类药品 江西一医生获刑3年6个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8
长春海关上半年侦办多起走私毒品进境案
中国新闻网 2023-06-27
“00后”厨师网购“迷药”打算迷奸他人 以走私毒品罪获刑
澎湃新闻 2023-0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