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郑州银行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截至 2025年三季度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7435.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3%;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3.91%;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56%。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郑州银行作为深耕河南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依托本土贴近性优势,为河南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精准注入金融活水,今年前三季度在规模增长、盈利提升、服务实体、风险防控四大核心维度实现突破性进展,以亮眼的三季答卷彰显区域银行的责任担当与发展韧性。
规模增长再创新高 资产负债双向攀升
对深耕区域的城商行而言,资产负债规模的稳健增长是服务实体的资金根基,也是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郑州银行三季度规模增长不仅实现了“量”的突破,更彰显了“速”的领先,资产规模增速创下历史同期最佳表现的亮点,在业绩报告中得到明确印证。
在资产端,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攀升至 7435.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3%,增速再度刷新历史同期纪录;从增量看,前三季度资产规模增量达671.87 亿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 1.87 倍,这一增速同样为其后续业务拓展、客户服务及盈利增长开辟了更大空间。作为资产端的核心组成部分,信贷投放同步为规模增长提供支撑,截至三季度末,郑州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067.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1%,进一步夯实资产端体量。
负债端同样展现“稳”的底色。截至三季度末,郑州银行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595.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59%,增量近550亿元;其中个人存款成为“增长亮点”,前三季度新增490亿元、余额达 2671.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44%,充分反映品牌黏性持续增强,普惠金融与财富管理成功将客户流量转化为资金“留量”。零售贷款亦同步提速,余额963.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8%,转型红利加速释放。
经营业绩韧性十足 盈利结构持续优化
在银行业面临息差波动、成本管控压力的背景下,城商行的盈利韧性更显稀缺——郑州银行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的表现,既守住了盈利“基本盘”,更通过“传统业务稳基+零售业务拓新+结构优化提效”的三重驱动,夯实增长后劲。
从业绩表现来看,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3.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3.91%;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2.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56%。这一成绩的背后,是“传统业务稳基 + 零售业务拓新”的双重支撑。
一方面,传统存贷款业务以“规模扩张 + 客群深耕”筑牢盈利根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贷款总额达4067.17亿元、存款总额达4595.18 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91%、13.59%,传统存贷款业务通过规模拓展与客群维护保障基础盈利;另一方面,零售转型战略深入推进,个人贷款余额963.06亿元(较上年末增 5.88%),依托“四大管家”生态(市民管家、融资管家、财富管家、乡村管家)实现场景化获客与服务,以“量质齐升”为盈利注入新活力。
营收结构层面,“多元增收”成效显著:利息净收入是银行盈利的核心,该行前三季度的利息净收入达到78.16亿元,同比增长5.83%,高于营收整体增幅,既得益于存贷款规模的稳步扩张,也体现出资金配置效率的提升,成为盈利增长的“压舱石”;非利息收入方面,郑州银行的表现同样不俗:报告期内,该行非利息收入达到15.79亿元,规模显著提升,通过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多元业务拓展,有效对冲了息差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增强了盈利的稳定性和韧性,更反哺客群服务——凭借市场研判能力洞察客户需求,实现“服务-收入”双向循环。
成本管控进一步释放盈利空间,成为“盈利助力”。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22.43亿元,同比压降0.56亿元(降幅 2.45%),成本收入比降至 23.99%,较同期下降1.57个百分点,为盈利增长提供“减负”支撑。
服务实体不断发力 精准锚定关键领域
对扎根本土的法人银行而言,“服务实体”不是口号,而是要通过信贷投放的“精准度”与“覆盖面”,深度衔接国家及省市战略,以“全领域覆盖、多举措落地”激活区域经济活力。郑州银行三季度的信贷布局紧扣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从重点领域支持、民生场景覆盖到创新业务突破,构建起全方位的实体服务体系。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精准加码。截至三季度末,全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067.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1%,资源优先向战略领域倾斜。一方面,紧盯“7+28+N”重点产业链群及上下游企业、“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城市更新的融资支持;另一方面,深入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上门调研、需求匹配,为小微企业提供适配的融资方案,缓解 “融资难、融资慢”问题。
民生与乡村领域服务持续下沉。在养老领域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满足老年客群储蓄、理财及养老服务对接需求;在乡村振兴领域,完善惠农服务点与社区志愿服务站布局,将存取款、转账、信贷咨询等服务延伸至县域乡镇,让农村居民“家门口就能办业务”,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覆盖率显著提高。
科技与绿色金融创新突破。以“差异化定位” 打造竞争优势,郑州银行在科技金融方面,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导向,主动融入河南“两城一谷”(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布局,新增4家科技特色支行,为科创企业提供从种子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构建 “创新链带动产业链” 的服务格局;绿色金融方面,积极落实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在绿色建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特色服务能力,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工具,支持企业绿色转型。
纾困稳企彰显本土担当。面对企业经营压力,该行聚焦地方重点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需求,深入实施“一企一策”精准纾困方案,综合运用贷款展期、续贷、利率优惠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主动参与城市更新、保交楼等民生关键任务,以专项信贷支持楼盘复工交付,切实发挥本土法人银行稳市场、稳信心的金融 “压舱石”作用。
风险防控根基扎实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防控风险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尤其对服务区域的城商行而言,资产质量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服务实体的可持续性。郑州银行三季度通过“提拨备、降不良”,筑牢了风险“安全垫”。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拨备覆盖率达186.17%,较上年同期增长19.94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显著提升;不良贷款率降至 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各项风险管理指标均维持在稳健合理水平,这一表现既源于全面风控体系的完善,也得益于贷后管理与风险预警的精细化。
资本补充规划更着眼“长远”,该行明确坚持“内源资本积累为根本、合理开展外源资本补充”的原则,将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融资成本、资本需求等因素,适时推进外源资本补充工作,为持续服务河南高质量发展筑牢资本根基。
作为根植河南的本土法人银行,郑州银行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为宗旨,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支撑,持续当好地方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郑银力量”。
编辑/范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