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31 07:20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让我们看到以金融强国战略为统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集思广益,看到加快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共识与共进,看到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金融保障。

10月27日至30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经济金融领域首次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时值“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点,与会的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纵论未来5年规划和发展举措,密集释放一系列新政策,强化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信心,也让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倍感暖意。

从2012年创立至今,金融街论坛已走过十三载春秋,逐步成长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论坛既是国家级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也是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国际间金融交流合作平台,不仅为全球金融界所瞩目,也备受社会各界期待。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结构性失衡、技术迭代加速、气候危机凸显等多重挑战,传统金融模式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唯有以创新为抓手,才能破解资源配置低效、服务精准度不足、风险防控滞后等突出问题。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创新”置于主题首位,既契合全球金融发展的普遍诉求,也凸显了中国金融创新的实践自觉。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正处于由“大”向“强”跨越的关键时期,既需要有效解决金融领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各种矛盾问题,也需要积极应对日趋加剧的国际金融竞争以及国际金融风险,把创新作为破解难题与化解风险的关键变量。

“十四五”以来,我国金融业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开放中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历史性跨越。迈向“十五五”,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自立、绿色转型、人口老龄化与外部博弈交织,金融体系亟待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跃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明确了一系列部署。本届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以创新引领变革重塑,从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到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从更精准包容地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到推动贸易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政策优化的考量、改革措施的启动,令人对金融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而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将有助于更好发挥信用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需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优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也需要建立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薄弱环节,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以优质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鼓励构建涵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色信贷产品体系,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助力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也需要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路径,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更好地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使高水平开放成为激发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动力源。在此过程中,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坚决纠正无序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健康公平的金融秩序。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让我们看到以金融强国战略为统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集思广益,看到加快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共识与共进,看到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金融保障。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王毅谈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外交部网站 2024-09-29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发展和丰富内涵
经济日报 2024-09-01
中国式现代化拥有广阔前景
人民日报 2024-08-25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 2024-08-06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担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6
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以系统协同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
界面新闻 2024-02-20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光明日报 2023-12-26
潘功胜: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人民日报 2023-12-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