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反向洽谈”让大学生创业就业更有话语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8 19:33

“我们有个数字媒体工作室,能拍宣传片、做后期,您这边要是有影像需求,咱们可以聊聊合作!”在山东白鹭湾有限公司的招聘展位前,当其他学生在看有无对口岗位时,大三学生张钰帅、张佳毅、李金泰、卢齐超却来了一波“反向输出”。这让企业招聘负责人眼前一亮:“往年都是我们挑学生,今年遇到主动找合作的,这些年轻人的创业意识真强!”

在传统就业观念中,大学生往往处于“被选择”的位置,面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小心翼翼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力求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与教育理念的革新,一种名为“反向洽谈”的新型就业创业模式,正在高校中悄然兴起——大学生不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带着项目、创意与规划,向企业、投资方甚至地方政府“推销”自己。这种角色的逆转,不仅彰显了青年一代的自信与担当,还让大学生在创业与就业中拥有了更多话语权,重塑新时代人才与市场的关系。

“反向洽谈”的本质,是大学生从“求职者”,向“价值创造者”的身份转变。他们不再仅仅以学历和技能,作为交换资本,而是以创新思维、项目潜力和社会价值为核心竞争力。例如,一些高校创业团队在尚未毕业时,便研发出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产品,主动联系企业寻求合作;有的学生带着成熟的乡村振兴方案,与地方政府洽谈落地支持。这种“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希望你如何支持我”的沟通逻辑,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你需要什么,我努力符合什么”的被动模式。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需求变革的双重推动。近年来,高校普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创业孵化园、提供导师指导、组织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从想法到实践的全链条支持。与此同时,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企业不再满足于“执行者”,更渴望能带来新思路、开拓新市场的“合伙人”。大学生通过项目实践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在“反向洽谈”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战略眼光,往往令用人单位刮目相看。

更重要的是,“反向洽谈”体现了青年一代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职业发展的自主性。他们不再一味追求稳定或体面的工作,而是希望在工作中体现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通过主动洽谈,他们可以筛选更契合自身理念的合作伙伴,争取更合理的资源分配与成长空间。这不仅是对个人发展的保障,更是对传统就业文化的一次深刻革新。

当然,“反向洽谈”的普及仍面临挑战。部分学生缺乏实战经验,项目落地能力不足;一些用人单位仍存有“资方主导”的思维定式,难以平等对话。对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与资源整合,搭建更多校企对接平台;社会各界也应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倾听青年声音,给予其试错空间。

大学生“反向洽谈”的兴起,是时代赋予青年的机遇,也是人才生态进化的必然。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敢于主动定义自己的未来,创新创业的土壤将更加肥沃。在这场角色重构的浪潮中,新时代青年将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奋斗篇章。

文/张西流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视点|丰台喊你“回家创业”!丰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争霸赛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9
北京在5所高校首次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3
北青快评 |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重点行业领域就业创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8
北青快评 | 向大学生普及AI通识课,也可以不限于大学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5
山东“真金白银”助力大学生就业 搭建稳就业阶梯
中国新闻网 2024-06-25
北青快评|多措并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6
共青团促就业丨顺义团区委:全面发力 精准帮扶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9
提供294个就业岗位!房山区举办“青聚英才”大学生社会实践双选对接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