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宝贵的冬奥遗产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崇礼的研学旅游事业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研学旅游协会会长刘力槐这样向北京青年报介绍。9月25日下午,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主办、张家口日报社承办的“研学张家口 一起向未来”采访活动走进华侨冰雪博物馆和太子城展馆,向媒体记者展示冬奥遗产带来的冰雪文化资源。
侨胞自发捐建冰雪博物馆 已成重要研学基地之一
华侨冰雪博物馆位于“冬奥小镇”崇礼区主城区内,是国内规模最大、展品最为丰富的冰雪主题博物馆。同时也是推广传播世界冰雪运动和传播冬奥精神的重要基地。博物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士崔凯设计,整体建筑依山而建,形成一道现代建筑与自然融合的独特风景。
9月25日下午3时许,北京青年报记者现场看到,张家口当地一所学校的孩子们正在馆内参观,孩子们随着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冰雪运动的起源以及兴起,能够见到国内外的大量珍贵文献资料以及运动员捐赠的奖牌等实物。当然,最多的还是各式各样的冰雪装备。
对于博物馆名称的来历,华侨冰雪博物馆副馆长金雪介绍,该馆是由中国侨联倡议海内外侨胞捐资捐建。“博物馆是继捐建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后,第二次捐建的场馆。”金雪说,在2020年中国侨联机关春节联欢会现场,全体侨联干部职工为冰雪博物馆项目踊跃捐款,引发各地侨联响应,捐建活动得到了53个国家和地区近3万侨胞、侨社团和侨企共同参与和支持。
北青报记者看到,在博物馆进口处的一面墙上,有一个“华侨冰雪博物馆捐赠人名单”,包括著名的侨企、慈善家、侨联组织、侨胞家庭还有个人。
太子城展馆讲述冬奥故事 学生:研学可以看到世界的美丽
在崇礼,还有一个与冰雪文化不可分割的太子城展馆,位于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西北,为依山而建的三层台地建筑。
下午4时30分许,在崇礼区太子城展馆研学旅游基地内,当地一所小学的30多名学生正在进馆参观。
据了解,太子城展馆以“共筑梦想、拥抱冬奥、相约北京、走向未来”四大主题为核心,通过沙盘模型、互动体验及图文展板,全面展示冬奥筹办历程与崇礼赛区建设成果。
在展馆内可以看到,整个布展位于建筑二层,布展面积680平方米。太子城展馆集中展现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申办、筹办、举办的光辉历程和精彩瞬间,是一个宣传冬奥、展示冬奥、讲好冬奥故事的重要平台。
“看到运动员为争夺金牌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崇礼区希望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小爱(化名)说,“坐在教室内可以读书学文化,研学可以看到世界的另一种美丽。”
将冬奥场馆转化为研学资源 崇礼力争全年研学旅游突破80万人次
对于崇礼研学经济的发展状况,张家口市崇礼区研学旅游协会会长刘力槐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后奥运时代,我们紧紧把握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成功将冬奥场馆转化为优质的研学资源。截至目前,崇礼区已系统打造了50条特色研学线路,涵盖了36个核心研学点位,形成了以‘冬奥+’和‘冰雪+’为主题,融合历史文化传承、自然生态感悟、农业资源体验和赛事活动参与四大特色的研学体系。”
刘力槐认为,崇礼9大雪场及度假区,分别拥有各具特色的研学基地和课程,形成了多点支撑的发展局面。崇礼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梧桐大道、翠云山风景区、喜鹊梁风景区等,它们在春夏秋冬都向来自全国的游客展示出了具有季节特色的自然风光,正因此,当地今年推出了继“冬奥冰雪”后的第三大崇礼研学特色,即“艺术崇礼、四季写生”的研学主题,邀请全国的中小学校、高校、社会各界的艺术家、画家来到崇礼写生,记录下崇礼的四季美景。
今年以来,利用冬奥场馆及周边资源举办了各种研学活动,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多所中小学、北京多家培训机构的中小学生来到崇礼研学,甚至有多家旅行社带领银发群体来到崇礼开展研学旅游活动。研学活动吸引了来自京津冀等核心市场,并逐步拓展至全国的客源。参与者涵盖青少年学生、亲子家庭以及成人研学团队,结构日益丰富。
刘力槐说,崇礼的目标是力争全年研学旅游人数突破80万人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孙慧丽
编辑/胡克青
校对/罗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