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也要掌握的急诊就诊指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团提醒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1 13:00
在春节期间,由于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加之饮食无节制(比如暴饮暴食、过量饮酒)以及熬夜等不良习惯,一些人会患上所谓的“春节病”。 尽管春节是一个喜庆的节日,但预防这种“春节病”非常重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提醒大家,在欢庆春节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注意交通安全以及防范由烟花爆竹造成的伤害等措施,以此来避免“春节病”的发生。

春节期间,由于人员大规模流动、探亲访友、旅游、聚餐聚会增加,病毒传播机会增多;加之早晚温差大、保暖不足等因素,极易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并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多种疾病易于趁虚而入,尤其是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

受访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王武超

1、春节期间,急诊科收治的常见病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春节正直冬季,在天气寒冷和体温明显降低时,容易诱发心

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的人和高龄老人,要特别小心。同时,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及过度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都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第一时间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跌倒和摔伤。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遇到下雪路面结冰等物理因素所致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骨质酥松,更容易出现骨折,造成严重的损伤事件。除此之外,就是需要在生活中特别注意的,比如从极度寒冷的室外进入到温暖的屋中,马上进行温水或热水浴,这种温度反差会造成明显的血管扩张,就有可能出现低血压、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导致跌倒受伤。所以,要提醒、照顾好老人,避免不必要的受伤。

消化系统疾病。春节期间人们往往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容易导致胃痛、腹泻、呕吐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有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的人来说,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更高。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如果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饭后烧心反流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胆结石和胰腺炎。胆石症和胰腺炎是春节期间高发的较为凶险的疾病,尤其是急性胰腺炎,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春节正值冬季,加之人员流动增加,室内外温差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呼吸道系统疾病容易频发。尤其值得提醒的是,节日期间饮食习惯的改变与不规律,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是挑战,需要特别关注血糖波动,以防高血糖危象等急性并发症的悄然来袭。

2、教您高效就医,掌握急诊就诊指南

踏入急诊室,如何有序看病,需注意哪些细节?专家告诉您——

第一步,找到急诊分诊台。首先务必清晰、准确地向分诊台的护士或医生阐述您最核心的病痛及求诊缘由(即临床主诉)。依据您的外在表现与症状,专业人员将迅速形成初步判断,并随即展开一系列严谨的体征检查,如血压测量、心率监测、血氧饱和度评估及体温检测等,依据这些客观数据,将您归入一级至四级的分诊体系中。

第二步,步入就诊区域。根据不同的分级,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的就诊区域。对于那些面临即刻生命危险或潜在短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的患者(一级、二级),将立即被送往抢救室,接受迅速且高效的紧急救治。而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短期内无生命危险的三级、四级患者,则会安排至候诊室等待,期间会有一定的等候时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三级患者,医护人员会定时巡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一旦评估等级有所提升,将立即调整优先级,确保患者得到及时且恰当的诊治。

第三步,检查和治疗。如果需要做进一步检查的患者,不用担心,大部分检查都能在急诊大楼内完成。比如血液检验、X光、CT检查等。

医院开通24小时急诊绿色通道,实行急危重症优先就诊原则。急、危重病人可直接就诊或由分诊人员优先安排就诊,以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专家提醒,急诊病人需要有人陪同;留观患者不能擅自离院;文明就诊,不要吸烟、随地吐痰和乱扔果壳纸屑,不要大声喧哗。

3、遇到突发疾病,该如何呼救?

单人呼救。首先拨打120,并明确把自己哪里不舒服、出现哪些症状、意识是否清楚等客观事实,在电话中告知调度人员或医务人员,并将屋门开锁,以免在呼救和急救人员到达过程中出现意识丧失,急救人员无法进入屋内施救而延迟急救过程,所以说开放救生的通道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帮忙呼救。呼救人电话联系急救调度,告知病人所处位置、症状表现,以及意识是否清楚等,并在等待过程中不离开,及时就新出现的情况,与急救人员有效沟通,可以更快的将患者转运到有能力救治的医疗机构。

4、别让暖宝宝“骗”了,它惹的祸真不少!

冬天,很多怕冷的人,会选择“取暖神奇”——暖宝宝,贴在身上取暖。但经常因使用方法不当,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烫伤,跑到急诊来处理。

现在社会上售卖的一些暖宝宝,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如果将其直接贴到皮肤上,它产生的热量是有可能导致低温烫伤的。

低温烫伤,从名词上就能知道,它的温度不是很高,开始接触时不会有明显的不适,而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低温烫伤事件就会出现。

低温烫伤发生时可能没有剧烈疼痛等明显不适,因此更容易被忽略。王武超说,低温烫伤是一个“表里不一”的“温柔杀手”,表面看起来烫伤不严重,但由于发现晚、与热源接触时间长,往往伤情延误、创面较深,会造成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严重的甚至可能带来深部组织的坏死。比平常烹饪时油锅烫一下的损伤更严重。

这几类人要特别注意,因为低温烫伤往往更“偏爱”感知能力不敏感的人群。比如高龄老人、糖尿病、脑血管病、婴幼儿、醉酒者等;经常发生在小腿、足部、脚踝、腹部等容易与热源长时间接触的部位。专家提醒,临床上不止于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加热汽车座椅等,都可能造成伤害。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要迅速脱离热源,尽早对患部进行冷水冲淋、冷敷以缓解症状,并及时前往急诊科或烧伤科就医治疗。

暖宝宝正确使用方法是,不要直接贴在皮肤上,可以隔着秋衣或者给它装进保护套,再抱到怀里,这样低温烫伤的风险会降低很多。

5、做饭不慎烫伤,家中快速应急处理小妙招

做饭烫伤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情况,烫伤的部位通常与烹饪过程中接触热源的方式和位置有关。以手、面部、颈部、手臂、肩膀、足部较多见,腿部、胸部、背部也偶有发生。

做饭不慎烫伤后,家中的快速应急处理应着重于迅速降温、保护伤口、避免不当处理等,不仅可以有效减轻烫伤带来的痛苦,并降低感染风险。

立即用冷水冲洗降温。第一时间将烫伤部位置于流动的冷水下冲洗,也可以放在冷水盆中浸泡,建议持续15至30分钟。冷水可以有效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防止烫伤进一步加重。

如果经冲洗、浸泡的处理,疼痛仍在,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烫伤处数小时。如果烫伤部位有衣物遮盖,应小心地用剪刀剪掉衣物,避免摩擦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严重烫伤,尤其是面积较大或较深的烫伤、伤口出现红肿、流脓等感染迹象,要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不能将冰水或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烫伤后形成的水泡(水泡是身体自我保护的机制,能够防止细菌感染和促进愈合),不要自行刺破,以免造成感染。

采写:宣传中心  钟艳宇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团提醒您:呼吸道疾病流行,春节期间在家外出如何做好防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1
警惕“春节病” 中医有妙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专家团提醒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2-01
春节,来正乙祠戏楼解锁最浓年味!欢欢喜喜过大年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2025-01-12
文旅部推出“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7
“瓣瓣同心京津冀 欢欢喜喜过大年”联合采访启动 媒体带你同游京津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4
京津冀过大年|来富龙四季小镇乐享冰雪 冬日狂欢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4
2025年京津冀迎新春系列文旅活动 六大板块欢欢喜喜过大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康博刀”成为杀灭肿瘤新利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引进新技术拓展肺癌诊治手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