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学应“研”之有道
光明日报 2024-12-17 11:15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塔水桥村研学基地,3000余名学生参与了一场农业研学活动。这次活动按照“农旅+研学”思路开展,让学生开拓视野。近年来,农业主题研学备受关注。从岭南大地国家级田园综合乡村文化的生态体验,到塞北黑河农科院打造的中俄青少年智慧农业“极境寒养”,丰富的农业研学项目为青少年启智润心创造了现实条件。

当前,青少年农业主题研学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以农庄、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田园体验型项目,二是以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研究院为代表的农业研究型项目。体验型项目注重从田园景观本身出发,挖掘自然的平衡和张力,探寻人类秩序与大自然之道。通过规范化、细分化的参观游览,青少年群体得以直接观察现代农业生产生活,增加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研究型项目专注于专业性的农业科技深度探索。依托先进的智能互动设施、多维度的公共展示形式进行知识讲解、动手实操,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无论哪种类型的农业主题研学,其关注点都应在农业生产劳动上面,尤其应展示现代科技条件下农业劳动实践新形态和新方式,在农业科技实践中培育新时代新型劳动者的劳动底色,潜移默化地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桑基鱼塘、稻鱼共生”到“间作套种、农牧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理解农耕文明是青少年群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口。依托农时节气、风物特产、乡村聚落等不同农耕文化内容打造立体化的地方性研学项目,注重引领青少年群体在“乡土中国”中主动挖掘农耕文明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重要价值,让青少年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养分,切实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农业强国焕发的文明新气象。

高质量农业研学项目的市场供给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多元业态,擦亮“研学+”乡村文旅的特色名片。如“农业研学+红色资源”模式将展示农村红色物件、讲好农村红色故事与农业研学有机结合,形成研学品牌,不仅能够丰富农业研学内容,深化农业研学中的精神追求,而且能够为推动农业研学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如“农业研学+民族风情”模式深挖农业研学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契合点,集传统农耕、游牧、渔猎、非遗体验于一体,使青少年体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再如农业主题的研学基地通过创新“研学+乡村治理”模式,将研学资源开拓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紧密结合,围绕乡村治理新机制,积极向青少年群体展现乡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其自觉担负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重任。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健全新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需要聚焦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优化实践教学供给体系,加强实践研学导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操作,增强社会公众参与自觉,建立科学评价标准等系统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与提升,实现研有所得、学有所思、旅有所乐、行有所获。

文/刘冬(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