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中,这样写:
少年人要心忙,忙则摄浮气;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生活可以匆忙,但心态要轻闲。这一分“闲”,是生活中的点滴欢喜,更是心情的宁静闲适。
人至中年,忙不如闲,红尘多少事,不如偷得一点闲。
只有真正“闲”下来,疲惫的心灵才可得到治愈。
01
闲,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菜根谭》有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赏天外云卷云舒。”
真正的闲,从不在于身体上的无所事事,更多的一种闲散的心情,一种闲适的处世态度。
有一次,一个记者访问林清玄:“休闲时做些什么?”
“什么也不做。”林清玄说,顿时两人僵在那里。林清玄只好补充说明:“我不用心去做什么。”
其实,休闲主要是放松心情,不在时间和形式,只要保有几分闲情,再忙的时候也能减少焦虑,没事做时不至于无所适从。
不为一个念头操心,不被一个焦躁留住,念来念转,身心自在,这才是闲情。
如林清玄所说:名利是闲情的世仇,潇洒是闲情的好友,无碍才是闲情永远的伴侣!
闲情是一种难得的清欢,富有闲情雅趣的生活,便是凡尘烟火中盈出的诗情画意,在清浅时光里,让人怡然自适,心生清欢。
02
闲,不是荒废时间,而是找到乐趣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人莫乐于闲”。
意思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闲”了。
但是,“闲”也并非无所事事。人闲下来了,就可以漫阅金经、漫书黄庭、漫游名山、漫交益友。
古人所追求的漫生活是有境界而充满意趣的。关注诗词天地,后台回复【唐诗】,查看100位唐代诗人,一人一句经典唐诗!唐人的浪漫今人不及。
江山风月,本无常客,闲者便是主人。
汪曾祺在《慢煮生活》里写道:“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的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穷,万般惬意。”
人生的乐趣,也只有在闲暇之余才能体现出来。
百忙之中,偶尔卸下生活里的负累与疲惫,为自己泡上一杯茶,细细品味清茶的余韵与幽香;或是赏一朵花,看花开花落,自在安然。
于感知细微美好中,寻找乐趣,收获平静。
03
从今天起,不妨作个闲人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宋·苏轼《行香子·述怀》
梁实秋曾经说过:“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一个人。”
一个懂得闲的人,往往充满智慧。他明白,忙与闲之间的得舍关系,选择在一片忙碌之中,寻得一分闲意治愈自己。
苏轼多次被贬,居住乡野,却从不为了仕途汲汲钻营。
而是约上好友驾上一叶扁舟,游览江渚之上;品上一盏清茶,诗酒趁年华;饮上一杯美酒,把酒问青天。
这些事情在别人看起来无用,在苏轼看来却是有滋有味,自得其乐。
所以他说:“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正所谓:但得心闲到处闲。
心有二三闲情,纵使身处困境,也能活出璀璨,纵使万物黯淡,也能品出诗意。
往后余生,慢下来,静下来,寻一颗闲心,觅一处山水,让马不停歇的灵魂可以暂时得到栖息,闻一闻清风朗月的香芬。
古语有云:“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
人生最适宜的状态,是在忙碌中修行,在休闲中怡情;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
从今天起,不妨作个闲人,有闲心,有闲情,才是生活。
往后余生,愿你去做个轻悠闲适之人,有诗酒伴年华,能得人间长清欢!
编辑/王静